阅读提示
近年来,网约车行业快速发展,成为许多人出行的重要选择,同时也催生了大量灵活就业的网约车司机。然而由于平台与司机之间劳动关系不清、存在模糊条款,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如何划分存在诸多争议。
因司机在驾驶中违规变更车道,意外发生车祸,乘客吴女士不幸流产,康复后将司机、租车公司、网约车平台一起诉至法院,并申请追加事故车辆的承保公司为被告,要求赔偿医疗费、营养费、精神损失费等。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公路旅客运输合同纠纷案,最终判定网约车平台承担全部赔偿责任。网约车平台不服一审判决,上诉后,二审法院审理后维持原判。
但司法实践中,对于平台是否承担责任、承担多少责任,各地的判决差异较大。网约车司机、平台、保险公司之间的责任如何划分仍存在诸多争议。记者调查发现,无论是平台规则、保险政策还是司机认知,都存在模糊地带,亟须予以明确。
注册无提示,出事后“看情况”
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一起涉民生典型案例中,王某擅自篡改驾驶证信息,租赁非营运车辆后在平台注册成为网约车司机,接单时不慎发生交通事故。该案审理中,网约车平台称其作为平台运营商主要提供信息整合服务,并非本次事故的参与方;车辆租赁公司辩称车辆不存在安全隐患,事故与车辆本身无关;保险公司则称王某擅自改变车辆使用性质导致危险程度增加,三被告均认为自己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记者以司机身份注册某网约车平台时发现,在注册流程中,平台并未明确告知司机在发生交通事故时的责任划分,也未强调必须购买营运车辆保险。
随后,记者向平台人工客服咨询“司机在接单时出现交通事故,平台是否有帮扶政策或者会承担部分责任”时,客服表示,事故后的责任认定需要“看情况”,会由理赔专员处理,但具体条款并未公开。
“注册时更关注平台抽成比例和奖励政策,安全责任这块没有细看。”网约车司机王宽(化名)表示,许多司机和他一样,只想着如何多接单赚钱,对潜在的法律风险缺乏认知。
广东广和(长春)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雨琦表示,司法实践中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多以警方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为准,判决肇事方应当承担的赔偿比例。“涉及司机与平台之间的责任划分,一般以平台注册协议为准,有约定按约定来,没有约定,则是谁侵权谁负责。平台如果未对司机进行充分风险提示、或存在模糊条款时,司机很可能处于弱势。”王雨琦说。
在王某一案中,法院最终判决对于原告超出交强险部分的合理损失,由王某按照40%的比例赔偿,网约车平台对王某个人资质、使用车辆未尽到审核义务,应当承担补充赔偿责任。针对被告租赁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的请求,由于没有充分的事实及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未取得营运资质则面临“拒赔”
此外,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私家车在没有取得合法营运资质的情况下从事网约车运营,不仅扰乱市场秩序,在发生事故时也容易因保险理赔产生纠纷。
记者咨询多家保险公司发现,如果使用私家车保险从事网约车营运,一旦发生事故,保险公司有权拒赔,除非车辆已变更为营运性质并购买相应保险。然而,不少网约车司机对此并不知情,误以为“有保险就行”。
“营运车辆保费增加,报废年限也短,我不是全职当司机,也没想过要变更。”网约车司机张利(化名)在工作之余兼职“跑单”,虽已有三四年的时间,但他认为自己的车还是“私用”时候多,变更手续并不合算。
此外,部分网约车司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出大事就没事”,甚至试图用私家车保险“钻空子”。“小事故可能蒙混过关,但重大事故一定会严格审核。”某保险公司理赔员表示,保险公司在理赔时会核查车辆使用记录,若发现车辆长期用于营运却未变更保险性质,将直接拒赔。
2021年,网约车司机张某利用私家车在接单过程中与一辆电动车相撞,造成对方重伤。张某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调查后发现其车辆长期用于营运,遂拒绝赔付。最终,法院判决张某个人承担全部责任。
侵权责任难界定问题咋解决
目前,网约车事故责任认定主要依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但平台是否应承担连带责任仍存在争议。王雨琦表示,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若平台在事故中存在过错,如未审核司机资质、未提示保险要求等,则可能承担部分责任;若无明确过错,则司机个人担责。
“该暂行办法属于部门规章,在司法实践中,还是需要有充分的证据。”王雨琦告诉记者,平台和司机之间的责任划分,需要结合造成交通事故责任的过错大小来划分赔偿比例,具体需要结合相关证据来判定。
“赔偿金额不大的话,谁也不愿意讨麻烦跟平台打官司,浪费时间不说,也不一定赢。”王宽表示,接单过程中小剐蹭时有发生,因对法律了解不多,没想过要向平台追责。“能负担的赔偿,都尽量自己“消化”,实在赔不起的,才会想到找平台。”王宽说。
记者搜索相关判例发现,对于平台是否承担责任,并无统一的判定标准。2022年,北京网约车司机李某在接单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乘客受伤。法院审理后发现,李某所在的网约车平台在注册协议中已声明“司机与平台为合作关系,平台不承担事故责任”,最终判决李某个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2023年,广州网约车司机赵某因疲劳驾驶发生事故,造成乘客重伤。法院审理认为,网约车平台虽未直接导致事故,但未对司机接单时长进行有效监管,存在一定管理疏漏,最终判决平台承担10%的赔偿责任,剩余90%由司机承担。
王雨琦表示,破解网约车事故纠纷难定责问题,平台应加强司机准入审核,明确保险要求,并在事故处理中承担合理责任;保险公司可推出更灵活的网约车保险产品;司机自身也需增强风险意识,避免因侥幸心理陷入法律纠纷。“只有各方责任明晰,才能让网约车行业更安全、更规范地发展。”王雨琦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来源:太原日报】截至4月16日18时,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平台注册交易商规模突破3万户,达到了30030户。客户群体覆盖煤炭生产、消费、贸易、物流等全产业链核心环节,生态集群效应显著,标志着交易中心在煤炭交易领域的影响力和市场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近年来,交易中心依托山西煤炭大省资源优势,充
阅读提示近年来,网约车行业快速发展,成为许多人出行的重要选择,同时也催生了大量灵活就业的网约车司机。然而由于平台与司机之间劳动关系不清、存在模糊条款,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如何划分存在诸多争议。因司机在驾驶中违规变更车道,意外发生车祸,乘客吴女士不幸流产,康复后将司机、租车公司、网约车平台一起诉至法院,
在北京某室内儿童乐园蹦床区域,7岁的小喆(化名)玩耍时,意外导致另一名5岁半的小孩摔伤骨折。近日,北京朝阳法院对此案做出判决,认定小喆家长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儿童乐园仅在有限范围内承担补充责任。当日,5岁半的优优(化名)在北京某室内儿童乐园蹦床区域玩耍。一张面积不大的蹦床上,优优手抱毛绒玩偶正站在蹦床
近日,四川德阳,一摩托车司机发视频称,等红绿灯时遭宝马车主挑衅,下车用手机拍摄视频,并对宝马车主及其家人进行了辱骂,引发网友热议。4月14日晚,四川省德阳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官方微博发布警情通报:4月10日12时许,在市区凯江路与庐山路路口交汇处,张某某(男,27岁)驾驶摩托车遇红灯越过停止线
原标题:趁“风”送出的法律提示厘清了各方责任与风险进入春季,全国多地出现强风天气。大风来袭,屋顶的杂物、屋旁的树木、没关好的门窗等都可能瞬间化身“空中利刃”,若因此被砸伤,财物被损坏,责任人能以“风太大不怪我”免责吗?外卖小哥被风吹倒受伤,该自认倒霉还是由谁赔偿?对此,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梳理相关案
近日,由横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打造的横山羊肉地理标志产品法律援助平台(https://www.hsyrdb.com/)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的设立,旨在加强横山羊肉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为横山羊肉产业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支持,助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横山羊肉地理标志产品法律援助平台网站截图横山羊肉作为国家
4月12日,滴滴宣布将追加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聚焦“稳就业促消费”以及助力制造业“走出去”,切实发挥平台企业责任,积极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一、2024年已有数百万网约车司机通过滴滴获得收入。2025年滴滴将追加投入10亿元,通过增加补贴、优化收入和权益保障等举措,帮助出口重点区域的新增司机
法治日报 “只要氯化钠在成分表里的排名越靠前,它的去油能力就越强……”“就选这款,××牌的海盐洗发膏!”这是某视频网站一则播放量高达六百万、标题带有“医学博士”“脱发、头屑的原罪”等字眼的洗发膏测评视频内容。视频一开始,博主以科普的态度表明多家洗发水的“去屑防脱”功能有多么不靠谱,而进度条过半,其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