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健康网
原标题:葵花药业深陷增长困境:利润暴跌、研发不足、质量存疑,未来堪忧
截图来源于华夏健康网健康领域专栏创作者《爱健康》
来源|爱健康
编辑|张泽明
近年来,以儿童药为核心业务的葵花药业(002737.SZ),在营收与净利润方面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然而,2024年却成为公司发展的分水岭,净利润首次年度下滑,预计同比下降高达60.68%,经营现金流暴跌超200%,公司正陷入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境。
这一切,究竟是短期市场波动所致,还是公司长期发展模式的弊端全面暴露?透视葵花药业,我们发现产品销售承压、研发投入不足、质量问题频发、高管减持套现、家族内斗未解等风险正在拖累公司基本面,让投资者信心不断下滑。
净利润腰斩,增长神话破灭
葵花药业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为4.4亿元至6.6亿元,同比下降41.03%-60.68%;扣非净利润则更惨烈,预计同比下降45.19%-68.11%,远超市场预期。这是葵花药业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净利润大幅下滑,彻底打破了公司过去几年“稳步增长”的神话。
单季度数据更是惨不忍睹:2023年Q4至2024年Q3,葵花药业营收同比变动幅度为-21.44%、-14.01%、-20.42%、-63.43%,连续四个季度大幅下降。
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为2.68亿元、2.55亿元、2.31亿元、1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25.18%、-37.17%、-0.38%、-52.82%。
不仅如此,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大降203.01%至-3.99亿元,说明公司主要业务的盈利能力和回款能力正快速恶化,陷入严重的资金链压力。
“重营销、轻研发”策略拖累长期竞争力
葵花药业长期以来依赖高额营销推广维持市场份额,但在创新能力缺失的背景下,这种模式已难以支撑业绩增长。
高额营销费用侵蚀利润。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葵花药业的销售费用分别为: 12.77亿元(29.22%); 8.73亿元(25.22%);11.75亿元(26.34%);12.74亿元(25%)。
其中,广告及宣传费用高达8.69亿元和8.94亿元,占比极高。换句话说,葵花药业的产品售价中,接近30%都被用在营销上,而非产品创新或生产优化。
研发投入长期不足。相较之下,葵花药业的研发投入长期低迷:2020-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14亿元、1.32亿元、9461万元,占营收比例仅1.04%、2.96%、1.86%,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22年研发费用甚至同比下降近30%,研发人员也从2018年的657人减少至2022年的448人,研发占比大幅萎缩。
在中成药市场竞争加剧、政策环境收紧的背景下,研发投入的下降意味着公司未来将面临产品更新换代难、市场竞争力下降的问题。相比之下,同行同仁堂、云南白药等企业均在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布局创新药市场,葵花药业在竞争力方面正被远远甩开。
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品牌形象受损
葵花药业的核心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但近年来,产品质量问题屡次曝光,这不仅影响消费者信任,也增加了监管风险。
消费者投诉:钙片内含异物,2024年12月,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曝光,葵花药业“小葵花”钙片中发现纸片异物,引发市场对公司产品质控体系的质疑;16批次药品不合格,涉及多个核心产品,过去几年,国家药监局数据库显示葵花药业旗下16批次药品不合格,涉及炎立消胶囊、土鳖虫、氨咖黄敏胶囊、银翘伤风胶囊、小儿化痰止咳颗粒等核心品种;因劣药问题被行政处罚,2023年11月,湖北省药监局对葵花药业子公司处以罚款,并召回5333盒不合格药品,因储运管理不善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在消费者对药品安全越来越关注的背景下,频繁出现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对葵花药业的品牌信誉造成长期伤害,并影响市场销售表现。
实控人身陷囹圄,家族内斗再添变数
葵花药业创始人关彦斌2019年因“杀妻案”被捕,并于2020年被判11年有期徒刑。然而,即便身在狱中,关彦斌仍通过多次减持公司股票,累计套现超5亿元。此外,公司内部家族权力争斗不断,部分高管陆续离职,使得管理层稳定性进一步下降。
家族控制权的不确定性,加上高管变动频繁,使得葵花药业的未来更加扑朔迷离。
行业环境收紧,中成药迎来寒冬
过去几年,中成药行业因OTC市场稳定增长,未受到集采政策的强烈冲击。然而,2024年医保政策调整,OTC药品首次被纳入集采,大幅压缩了药企的盈利空间。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SW中药行业72家企业中,46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滑,49家营收下滑,行业寒冬正在到来。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竞争加剧、政策监管趋严的背景下,葵花药业不仅面临自身经营问题,还要应对整个行业的结构性变化,未来发展压力倍增。
资本市场信心崩塌,股价跌跌不休
在业绩承压、管理层震荡、产品质量问题频发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对葵花药业的信心不断下滑:2024年下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超40%,市值蒸发超70亿元;
截至3月17日,葵花药业股价仅19.77元/股,总市值115.5亿元,较历史高点大幅缩水。
葵花药业未来何去何从?
葵花药业的高增长时代已成过去,如今业绩下滑、质量存疑、研发落后、管理层混乱,公司正处于深度调整期。面对OTC市场竞争加剧、医保政策收紧,葵花药业若不能在创新能力、质量管控和管理体系上做出实质性变革,未来可能会被市场进一步边缘化。
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内葵花药业的反弹动力不足,未来仍存较大不确定性,股价恐难逃持续下跌的命运。
【V观财报|北辰实业:推动市值与公司内在价值相匹配】北辰实业执行董事、总经理梁捷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常态化、系统化开展市值管理工作,推动市值与公司内在价值相匹配。(中新经纬APP)
A股三大股指9月9日集体低开。盘初快速拉升后午前下挫,午后更是进一步跌幅扩大,尾盘回暖跌幅收窄。从盘面上看,午后市场罕见出现多头缺失,大消费、固态电池概念擦出零星火花但资金普遍追价动能缺失,尾盘黄金股出现炸板潮。黄金、电解液、有色铜领涨,CRO、消费电子、服务器概念领跌。至收盘,上证综指跌0.51%
近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召开股东特别大会,独立股东以95.14%的高票率通过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NYSE:ZK,以下简称“极氪”)私有化议案。该议案获批,标志着吉利汽车继7月15日与极氪签署正式合并协议后,落实“一个吉利”战略迈出坚实一步。在《台州宣言》战
2016年9月,苏陕两省10个设区市确立结对关系,扬子江畔的扬州与黄土高原的榆林结缘携手。扬州6个县(市、区)、1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功能区分别与榆林8个县(区)形成结对关系。2017—2024年,扬州累计派出四批71名挂职干部在榆林开展对口帮扶协作工作。前四批扬榆协作工作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东西部协
新增一批工改项目,推进科技大市场3.0建设,实现技术交易额24.2亿元……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利好消息不断。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深,海曙区正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打造全域创新活力区。海曙区藕池未来智慧园里,今年年初才落地投用的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生产工厂实现“领航者2号”全面量产
8月的最后一周,半导体行业热度不减,多家头部公司的关键性并购屡见报端——芯原股份、中芯国际、华虹公司等,多是耳熟能详的名字。其中,芯原股份宣布筹划收购RISC-V CPU IP企业芯来智融的全部或控股权。东吴证券研报称,此次收购将助力芯原股份补全CPU IP能力,强化全栈布局。民生证券也认为,这是国
福州市晋安榕博小学(东区)开学典礼现场秒变“科技园”与“生态园”!同学们不仅与机器人、机器狗互动舞蹈,还秀出暑假亲手打造的微缩景观,抢收好玩又好吃的“蔬菜盲盒”,更为班级种下专属小绿植—新学年“从校园到家园”项目化学习正式开启!此次典礼以“一起享未来,榕博合伙人”为主题,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据悉,
低利率环境下,中国银行的全球化业务布局、非息收入占比高的比较优势正在可比同业中持续凸显,带动营业收入增速成为国有大行中最高。8月29日,中行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收3294亿元,同比增长3.61%。实现税后利润1261亿元、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176亿元,同比保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