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环境下,中国银行的全球化业务布局、非息收入占比高的比较优势正在可比同业中持续凸显,带动营业收入增速成为国有大行中最高。
8月29日,中行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收3294亿元,同比增长3.61%。实现税后利润1261亿元、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176亿元,同比保持平稳且变动趋势较一季度改善。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70%,净资产收益率(ROE)9.11%。
先看一组经营数据:
1.资产负债稳健增长。资产总额36.7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93%。贷款和债券投资等高收益资产占比提升2.32个百分点。负债总额33.6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85%。客户存款占负债比重提升0.78个百分点。境内人民币日均存款市场竞争力连年提升,外币存款领先优势扩大。
2.客户基础增量提质。全量对公客户数、全量个人客户数、个人客户全量金融资产等业务规模稳步提升。客户结构优化,公司中型授信客户数比上年末增长13.48%,个人中高端客户占比提升0.16个百分点。
3.风险防控扎实有效。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比率实现“双降”,拨备覆盖率达197.39%。首批完成1650亿元核心一级资本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至12.5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夯实。
在当天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中行管理层多次提及加快推进低利率环境下转型发展。低利率环境是当前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如何应对?各家银行各有侧重。抢抓资本市场回暖机遇拓宽非息收入、稳住净息差基本盘、持续巩固全球化优势则是中行的应对之道。
营收亮点足:非息收入贡献超三成
同比增长3.61%,中行营收增速保持在国有大行中较优水平。“在净息差收窄的不利影响下,我们的营收还能实现同比较好增长,这与中行的业务结构特点有很大关系。”中行行长张辉称。
中行的业务结构有何特点?拆解来看,非利息收入增速快、占比高,是助力中行营收增长的鲜明优势。
“中行手续费等非利息收入占营收比重超过三成,且近年来对集团的贡献度稳中有升,有力对冲了降息环境的挑战。”中行副行长蔡钊称。
上半年,中行实现非利息收入1146.02亿元,同比增加234.33亿元,增长25.70%。非利息收入在营收中的占比为34.79%,同比提升6.11个百分点。
据蔡钊介绍,中行非利息收入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增速,主要得益于做对了以下三方面:
一是抢抓资本市场先机,做大财富管理收入。基金代销手续费增长4%,代理理财手续费3.3%,贵金属收入增长37%,保险代销量和手续费收入大幅向好。同时,把握住港股市场活跃和近期境内资本市场回暖机遇,在港澳地区的保险、股票、基金等代理业务手续费增长实现翻番。
二是做优综合金融服务,稳住手续费基本盘。对公国内结算手续费增5.8%,债券手续费增25.3%;发挥外贸外汇业务优势,对私的国际结算手续费增13%,即期结售汇手续费增2.2%。
三是把握金融市场机会,保持其他非息收入贡献。在利率汇率波动的形势下,做好代客资金交易业务拓展,带动整个集团的净交易收入稳步增长。配合本外币债券市场走势,择机开展波段操作,带动金融投资收益稳中有增。
对于下阶段如何进一步夯实非利息收入优势,中行仍将从上述三方面着手。蔡钊透露,一方面,将继续通过积极顺应资本市场向好趋势,丰富全集团、全市场开放式财富管理平台,提升全方位的创收能力;另一方面,围绕市场日益增长的账户管理和结算需求,强化交易银行全链条服务,稳步提升结算类业务这种具有压舱石作用的收入贡献占比;此外,把握低利率环境下全球资管行业扩容机遇,提升结售汇、国际结算、托管业务收入,在金融市场波动中把握业务机会。
净息差态势稳:资产负债、境内境外多管齐下
在全行业净息差不断收窄的趋势下,净利息收入承压是各家银行面临的共性问题,为稳住净利息收入下滑态势,中行从资产负债两端积极调结构、控成本,其中不乏阶段性的亮点成效。
上半年,集团净息差1.26%,较上年下降14个基点,比一季度下降3个基点,净息差的季度环比降幅大幅收窄。
中行年报显示,一方面坚持量价协同发展,强化存款成本管控,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下降33个基点;另一方面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债券平均投资余额在生息资产中占比提升2.4个百分点,境内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平均余额在境内人民币客户贷款占比为72.51%,保持较高水平。
展望下半年的净息差趋势,张辉表示将持续加强存贷款管理,随着人民币定期存款逐步到期,负债成本下降的积极因素将逐步显现;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在待发薪、快捷支付、第三方存管等重点低成本负债类产品方面制定了战略性推进方案,目前已初见成效,低成本负债规模会逐步扩大。在贷款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对公中型授信客户这类综合收益较高的客户的拓展力度。
此外,相比于其他大行,中行的境外业务布局广、规模大,尽管美联储降息在即,但当前美元利率仍处高位,这对中行挖潜外币净利息收入提供了有利契机。
“我们会积极把握美元利率目前仍处于阶段性高点的窗口机遇,加大外币债券投资的投资力度,丰富债券投资品种、适度拉长投资周期,有效锁定较高的资产收益率。”张辉称。
全球化特色强:六方面巩固扩大传统优势
不论是拓宽非息收入来源,还是调结构稳住净利息收入基本盘,中行可调动的网络资源中,境外业务一直是其传统强项。全球化、综合化既是中行的特色,更是其经营业绩的有力支撑。
上半年,中行境外机构营收、税前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4.4%、10.29%,对集团的贡献度分别达到23.77%,29.76%。境内机构办理国际结算量2.1万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8.5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51%和17.47%,市场领先优势稳固。在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全球35家人民币清算行中占16席,继续保持同业第一。上半年,共办理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560.67万亿元,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下一步,中行还会继续提升全球布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巩固扩大全球化优势。”张辉称。
如何继续巩固全球化优势?面对即将到来的美元降息通道,中行又会如何应对?发布会上,张辉透露了6个方面的安排:
一是全力打造以港澳为主体,多极发展的全球化新格局。进一步做大做强中银香港业务,把东南亚一体化发展作为集团全球化经营的重中之重。同时,结合各区域差异化特点,不断拓展利率环境更具吸引力的市场的业务,中东地区、中亚地区、南美地区的业务拓展力度会进一步加大。
二是持续加大境内外联动,主动借助境内外业务协调效应和收益的互补性,全球联动,有效增加集团整体的财务稳定性和增长韧性。
三是积极推动集团业务多元化,做大做强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业务。扩大金融机构客户的债券投资、外汇交易的总量,持续提升金融市场业务的综合价值贡献。优化债券投资结构,提升全球客群的报价能力。
四是强化综合金融服务,加强全球托管能力建设。今年上半年,中行已制定境外投资托管业务能力提升的三年规划。“中行有先发优势,我们有信心用三年时间打造和西方先进银行能力平起,甚至在局部领先的托管能力。”
五是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抢抓人民币融资成本优势窗口期,吸引客户在贸易融资项目贷款中优先使用人民币;全力争取更多人民币清算行资格,提升人民币清算行履职能力。
六是强化风险合规管理,确保境外资产安全,推动风险管理数智化转型,进一步提升境外合规管理建设。
科技金融空间大:综合化服务提升含“科”量
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银行发展科技金融要改变传统授信思维,打造与科创企业资金需求相适配的综合化金融服务。近年来,中行在科技金融方面的探索初显成效。
截至半年末,中行科技贷款余额4.59万亿元,科技贷款占企业贷款比重超过30%,在主要同业中保持领先;综合化服务供给累计超过7800亿元。为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中行计划未来5年提供1万亿元专项综合金融服务。依托全球化服务网络,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的科技金融跨境服务,通过海内外联动、商投行一体化服务支持生物医药、芯片设计、智能计算等领域的科创企业登陆国际资本市场。
“下一步,我们将把科技金融作为集团战略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去推进。”张辉称,一是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全力服务“人工智能+”行动;二是做优综合化特色,构建投贷协同、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商投行一体化创新服务模式;三是发挥全球化优势,拓宽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渠道。
责编:战术恒
排版:刘珺宇
校对:廖胜超
低利率环境下,中国银行的全球化业务布局、非息收入占比高的比较优势正在可比同业中持续凸显,带动营业收入增速成为国有大行中最高。8月29日,中行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收3294亿元,同比增长3.61%。实现税后利润1261亿元、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176亿元,同比保持平稳
今天(8月29日),在吴江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孙道寻当选吴江区人民政府区长。孙道寻7月15日,苏州市吴江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任命孙道寻为吴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并决定孙道寻代理区长职务。公开简历显示,孙道寻生于1981年11月,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200
央广网北京8月27日消息(记者 冯方)8月26日,招商基金宣布,谭智勇即日起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自5月钟文岳回归、接任总经理职务以来,招商基金核心管理团队加速重构,5月、6月接连提拔了四位副总经理级高管。随着“招商系”老将谭智勇26日正式就任,招商基金的新领导班子已逐渐清晰。8月26日,招商基金发布
净利连亏三年后,三孚新科(688359)2025年半年度业绩表现也不理想。8月26日,三孚新科发布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约-2231.05万元,同比增亏。另外,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约3290.37万元,同比下降12.71%;公司上半年销售费用约3075.47万元,同比增长26.
工业引擎全速轰鸣,重点项目攻坚正酣。1—7月,包头市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交出“亮眼答卷”。全市411个工业重点项目总投资达4394亿元,360个开复工项目以971亿元的投资实效掀起攻坚热潮。当下的包头,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挂图作战”的执行力,让工业发展的脉搏在项目建设的热潮中强劲跳动。在旗县区“
来源:新浪财经8月22日,李宁有限公司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半年,李宁公司实现收入达148.2亿元,同比上升3.3%。上半年,李宁公司毛利为74.1亿元,同比上升2.5%,整体毛利率为50.0%,净利润为17.4亿元,净利率为11.7%。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李宁公司透露,截至上半年李宁大货店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在电商巨头京东的发展版图中,2025年是充满变革与挑战的一年。这一年,京东毅然踏入外卖赛道,一场关乎未来布局的战役悄然打响。8月14日,京东集团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业绩报告,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这场外卖征程半年来的艰辛与成果。01增收不增利,外卖投入成关键变量二季度
潮新闻“我有一个客户,2022年6月办理了一笔经营贷(用房产做抵押),如今房子的评估价相比3年前足足跌掉了三四成,即便卖了房子也填不平这笔贷款。”近日,杭州某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说。 这套房产位于闲林山水,户型面积124㎡,2022年6月评估价358万元,最新的评估价已跌到236万元,跌幅高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