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程序预约,到现场取号,再到完成资料提交,整个过程十分顺畅,流程指引也很清晰。”在中山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厅,前来办理行政复议的王先生为便捷的服务点赞。
“三级”实体平台年均提供服务超10万人次;热线平台年接听群众来电近9万次,接通率及满意度均达99%以上,这是中山近年来的公共法律服务成绩单。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山市司法局不断提升服务质效,让公共法律服务为民解忧、为企纾困。
聚焦均衡普惠
延伸服务触角守护乡邻和谐
陈炳军是南朗街道榄边村“法律明白人”,也是一名人民调解员。“村子偏远,村民的法律意识也相对淡薄,导致了一些矛盾和纠纷产生。”陈炳军回忆,有一次村民因土地问题发生争执,谁也不肯让步,“了解事情经过后,才发现他们是对土地使用权的理解不同。”
为此,陈炳军定期向村民宣传法律法规,普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如婚姻家庭、劳动纠纷、土地权益等,让村民有了“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
目前,全市已有1600余名像陈炳军这样的“法律明白人”,他们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守护着乡邻和谐。与此同时,各种法律服务也在不断向基层延伸。目前,中山在镇街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280余个,全覆盖配置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445个。
城乡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难点正在攻破,公证巡回办证、“公证+社会治理”模式探索也帮助不少群众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2025年3月,中山市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动态调整为2812元/月,覆盖人群从低保户扩展至低收入群体,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
聚焦营商环境优化
法律服务走进企业、深入园区
“经营企业,风险无处不在。尤其是对于我们软件公司,最怕碰到盗版侵权、专利纠纷等问题,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使企业陷入困境……”认真聆听律师分享企业如何应对法律纠纷后,企业负责人直呼“解渴”“实用”。
近日,中山市司法局联合市工商联(总商会)开展“解锁‘法治+’新密码,助力强企兴产‘加速跑’”专项行动,组织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等专业力量,创新构建“司法行政+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的立体化服务网络,为企业经营发展“把脉问诊”。
无论是一个小小的订单,还是整体的管理,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服务支持。
中山市司法局聚焦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推进法律服务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供应链资金链服务链拓展。以“法治体检”为抓手,组建劳动用工、知识产权、涉外法律等专业律师团队,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2024年以来,全市180余家律师事务所、2100余名律师走访企业超1000家,梳理法律风险点100余个,提出建议400余条,助力企业依法经营。
全市公证机构持续深化公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新推出惠企利企公证“新十条”,持续探索公证利企惠企一专窗一通道、一领域一团队、一园区一清单“三双一”机制,建立企业跨境投资、对外贸易、涉外公证等专项服务清单;
持续开展减证便民提速行动,81项公证事项实现五日内出证,69项公证事项实现十日内出证。
2024年以来,全市公证机构已共办理涉企公证2700余件,服务企业超1200家。
聚焦内外联动
打造双循环发展法治护航体系
“我们的产品在关税和技术上遭遇打压,有什么办法应对?”在第二届智慧照明博览及第16届香港国际春季灯饰展,来自火炬开发区的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近期遇的问题提出咨询。
针对该公司产品性质、对外销售的国家及地区,中山市涉外法律服务团成员建议,可通过“首次销售规则”(First Sale Rule)合理压低产品在国外海关进口的报关价格,从而有效缓解税负压力。
经济发展推进到哪里,法律服务就跟进到哪里。面对国际摩擦、纠纷日益增多的趋势,中山市司法局聚焦内外联动,打造双循环发展法治护航体系。
有序搭建涉外涉企法律服务平台。先后成立湾区西岸(中山)经贸法律服务中心、北部(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2000余家企业提供跨境投资、贸易等专项服务。举办涉外法律服务周系列活动、湾区快车、“以法慧企,粤行越稳”涉外法律服务中山专场、国际商事仲裁系列实务培训、跨境电商等专题培训200余场次,推动涉外法律业务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融合创新发展。
加快完善全流程风险防控机制。建立涉外法律服务联盟,打造“中山涉外法律服务大讲堂”品牌,推动发展涉外商事调解,提升境外投资实操和风险管理能力。组织全市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参与境内外重大经贸活动,积极推动涉外法律服务进驻灯博会、广交会、香港国际春季灯饰展、印尼系列展等,为近2000家企业提供全程驻场法律服务,筑牢企业“走出去”风险屏障。
来源:广东司法行政
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部署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本次专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行为,强化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排查药品经营、使用环节的风险隐患,近日,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开展药品安全“清源”行动。执法人员重点对药品零售经营企业是否存在通过网络渠道非法购进销售药品,是否购进销售医保回流药品,是否存在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这是9月5日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现场拍摄的智能电力巡检设备。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新华社重庆9月8日电(记者赵宇飞、李晓婷)5年来,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从1400余家增长到超5000家,相当于平均约11个小时就有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诞生。正在重庆举行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
刚刚过去的暑假,“工厂游”火爆出圈。多地工厂纷纷敞开大门,推出丰富多彩的研学项目。而在社交平台上,“工厂游”的攻略被大量转发,一些热门厂区的参观票一票难求。(据央视新闻客户端9月6日报道)踏入食用油加工基地,体验传统木榨工艺的魅力;在汽车制造智能流水线,近距离观察车辆从零件到整车的组装过程……多地“
9月3日省人社厅消息,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省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发布我省2025年企业工资指导线:2025年全省企业货币工资增长基准线为6.5%,上线为9.0%,下线为4.0%。工资指导线适用于山西省境内的所有城镇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分配,执行时间为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省人社厅要求,企
8月的最后一周,半导体行业热度不减,多家头部公司的关键性并购屡见报端——芯原股份、中芯国际、华虹公司等,多是耳熟能详的名字。其中,芯原股份宣布筹划收购RISC-V CPU IP企业芯来智融的全部或控股权。东吴证券研报称,此次收购将助力芯原股份补全CPU IP能力,强化全栈布局。民生证券也认为,这是国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公示了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二批)入围名单,成都高新区企业成都纽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都米戈思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凭借前沿材料研发实力入围,展现出成都高新企业在高端医疗器械自主创新方面的领跑地位。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项目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摄影【企业故事】8月30日星期六,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材科技”)的办公室里,该公司副总经理周友正在研究完善一项新的激励政策,其核心点在于提升技术研发团队分享先进产品效益。“鼓励创新,激励要跟上。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奖、利润提成等多种方式,让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