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
近年来,网络祭祀活动兴起,无纸祭祀形式成为清明节新气象。所谓网络祭祀,简单来说就是将传统的祭祀仪式搬到线上,但与此同时,网络祭祀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建馆审核形同虚设、虚拟祭品价格虚高等。
无论选择什么形式的祭祀,哀思有所寄托、心意足够赤诚,就是对逝者和先人最好的缅怀。而网络祭祀既节俭又环保,更打破时间和空间局限,对无法归乡祭祖的“异乡人”来说十分友好,不失为一种文明祭扫新风。但此前,话题“人还活着却被人网络祭奠4.3万次”登上热搜,网络祭奠甚至演变为网络暴力,而平台频现“祭祀榜”“升馆榜”等“香火排行榜”诱导用户充值,也让本应庄严肃穆的追思缅怀走样变味,与移风易俗背道而驰。平台审核过松、管理不当,甚至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网络祭祀这一文明绿色的“好牌”打得稀烂。
事实上,2023年中央网信办等就曾发布通知,要求严禁设置“香火”排行榜,并要求建立健全账号管理制度规范等,相关内容具体明确、有针对性。但近日,《法治日报》记者仍发现,多个网络祭奠平台在创建祭奠内容时,可随意填写虚假姓名和图片,且无须经过任何审核步骤就能立刻创建祭拜页面。乱象犹在,说明规定执行落地没有到位,网络祭祀行业需要更加全面、具体的规范管理机制。
近日,由民政部组织起草的《网络祭祀要求》民政行业标准正在征求公众意见,可以说是有的放矢、正当其时。不同于聚焦在传统殡葬行业的《殡葬管理条例》,面对网络祭祀这一新兴形式,准入资格、信息真实与否、隐私数据是否安全、责任主体如何划分等值得关注的问题都被提及。除了对前述通知所提问题再次进行规范,该意见征求稿还提到,应根据相关有效证件与逝者关系证明材料才能建立网络墓碑、纪念馆——用“实名制”堵住相关漏洞成为硬性要求。
规范网络祭祀既是为了行业的长远发展,更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文明祭奠的社会氛围。民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清明节期间,全国180个城市开通网络祭扫平台,电子香烛销量同比激增47%。无论是“赛博式”在场还是以“LED火光”代替烟火,现代祭扫理念正在走入更多家庭,传统节日也正在焕发新气象。文明祭扫的方式日益多元,只有让其在成长壮大中更规范,才会广受群众欢迎,让清明更加文明。
【来源:红网】红网时刻新闻7月7日湘西讯(通讯员 陈菲)在湘西州吉首市第一中学的教室里,高三学生张雨欣通过手机上的“高考U选”小程序完成了职业性格测试。“结果显示我适合教育学类方向。”张雨欣指尖上的体验,正是湘西联通“数智助考”服务助力山区学子的一个缩影。2025年高考季,湘西联通依托数字化平台,为
夜幕降临,神木老城的戏台前人头攒动。一盏汽灯摇曳着,照亮了舞台。配乐师手中的四弦琴轻轻一抖,演员随即甩开红绸扇,亮嗓的刹那,高亢的唱腔裹着黄土气息的风扑面而来。在这一方不过20平方米的土台子上,二人台已上演了百年,讲述了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听过的人常说,二人台的台词比脱口秀更“野”,是生活的艺术写照
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工作,及时发现查处借热点舆情事件进行造谣传谣线索,重拳打击编造传播涉民生等领域网络谣言违法犯罪活动。近日,公安部公布8起典型案例。案例一孙某自导自演“百万粉丝网红谎称本人遭勒索后自杀”网络谣言案。近日,四川公安网安部门查明,孙某(女,18岁)自导自演“在
6月底,在雪花梨即将上市的当口,“2025多多好特产”生鲜专项小组走进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走访当地雪花梨产业,及时为经营梨品类的上百名农户、商家提供专项培训。赵县是“中国雪花梨之乡”,已有2000多年的雪花梨栽培史。相较于其他品种,雪花梨以一定药用价值闻名,脍炙人口的饮品“冰糖雪梨”中的“梨”指的便
城关区2025年小学入学网络申请工作,将于7月2日上午8点开始,到7月8日下午5点结束,请今年要在城关区就学的儿童按要求申请入学。为避免网络拥堵等问题,建议儿童家长合理安排网络申请时间,并随时关注手机短信或学校电话提示,了解网络审核结果和后续现场审核安排。2025年一年级新生入学热点问题问答2025
“常常有不牵绳的狗窜出来,还对着人狂叫,吓得人心里直发颤。”“是嘞是嘞,有的人还把狗放在楼道里养,熏得人简直不敢出门,这都归谁来管啊?”近日,白河县城关镇河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召开“关于文明养宠问题”人大代表议事会,针对于前期人大代表走访调研中,群众反映比较激烈的部分养狗居民遛狗不拴绳、不清理狗便、
近日,不少细心的市民惊喜地发现,在长江中路和徽州大道沿线的多个游园内,悄然新增了多种花卉绿植。这些新成员的加入不仅让景观层次更加丰富,更为整个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而鲜活的色彩。与此同时,环城公园小花园的提升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6月25日,记者实地走访了长江中路与徽州大道沿线的多处游园。在长江中
一个人追求道德的生活,人生就会更有意义;一个社会尊崇道德的风尚,社会就会更有力量。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先秦齐国的东夷文化和鲁国的周文化演变而来,逐渐形成了以“仁”“义”为核心的地域品牌,以仁为核、以德为美、以孝为先、以和为贵、以礼为范的价值追求形成了山东人忠实厚道、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