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贵阳市第十七中学举行了以“公益集市映初心,微光成炬暖民心”为主题的第十四届校园公益集市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开展,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探寻更多德育工作方法和手段,形成与街道、学生家庭建立常态化育人团队,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贵阳市第十七中学第十四届校园公益集市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让智能电饭煲的每一次呼吸烹饪出陈伯伯家的味道”“给喻奶奶买一床崭新的厚棉被,让她温暖过冬”“洗衣液和洗发水,陈阿姨的微心愿很简单”“周阿姨想拥有一台厨房抽油烟机”“牟爷爷想要一个装满书籍和玩具的百宝箱给自己的孙子”……
据了解,活动前期,贵阳十七中党员、团员教师及青年突击队教师化身“公益导师”,带领学生走进云岩区八鸽岩街道各社区,走访困难家庭收集微心愿,初一至初二22个班级与22户特困家庭一对一结对。
现场,由学生自发成立的义卖小组,通过绘制创意海报,整理闲置物品,自制烘焙、手工艺品、美食,准备特色校园文创等推出公益摊位,筹集善款助力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
公益集市现场。
“我们为学生搭建公益实践平台,希望通过‘调研—义卖—帮扶’全链条实践,让公益教育真正走入学生生活,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提升社会责任感,传递温暖与关爱。”贵阳市第十七中学党总支书记周燕介绍,现场摊位主题设计、义卖商品的制作等都是由班级同学自主完成,“这样的实践远比书本更深刻地教会他们何为民生。”
活动现场,各种各样的集市让学校热闹非凡,叫卖声此起彼伏,每个摊位都充满了同学的创意与爱心。
公益集市现场,初二四班的摊位正在忙碌。
在初二四班的摊位上,冷锅串串、酸汤面、杨枝甘露等美食、校园文创帆布包等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顾客,为了满足周阿姨想要一个抽油烟机的心愿,大家齐心协力售卖,“我们的义卖商品卖得不错,活动开始之前就有很多人来买了,希望能顺利筹到善款实现周阿姨的心愿。”初二四班班长黄婧姝一边说着,一边在摊位上带领同学们分工协作。
在另一个摊位上,两位家长跟着学生一起忙碌,没多久就基本售空了,“我们今天准备了蛋挞、提拉米苏、炸土豆、凉面等美食,现在就剩一点蛋挞了。”与孩子一同参与活动的家长陈江华说,这不仅促进了家长与学生的交流,也让孩子知道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初一六班在集市上售卖的文创产品。
在文创摊位里,初一六班的帆布包、便利贴、PP夹、A4夹板等由学生自主设计、对接出品的文创产品备受欢迎,“两个月前就组织学生对义卖产品进行讨论,通过民主投票选出售卖产品,并且将班级分成了六个小组,负责设计、订货、宣传等不同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贵阳市第十七中学初一六班班主任、英语老师陈德娴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执行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更能让他们更了解困难群体的生活,成为有爱心的人。
在众多集市中,还有一个特殊的摊位——由贵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附属医院开展的中医药公益摊位,免费的中医义诊、医疗咨询和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我们作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希望能让孩子们更加了解中医。”贵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附属医院宣传科工作人员刘怡表示,这也是以送健康的方式与孩子们一起做公益。
贵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附属医院义诊区,护士正在为学生进行免费诊疗。
“当我们调研时,深受触动。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书本中的知识并非无用的,而是用来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我们更应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人生答卷上留下5个坚硬的大字——为人民服务。”
学生们说着自己的感受,活动结束后,每个班级在老师的陪伴下走进社区,为结对帮助的困难群众送上他们心中期盼已久的“礼物”。
集市结束后,贵阳十七中学学生在社区为困难群众送去爱心。
一声声感谢是对学生们努力付出的肯定,感动的泪水在学生的成长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正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生动体现,“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加强了学校与街道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为建立常态化育人团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云岩区八鸽岩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廖霆表示,未来,街道将以“五强五抓五优”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与学校的联动合作,与学校家庭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贵阳十七中学学生与困难群众合影。
从家校共育到家校社协同,爱的半径正在不断延伸,街道与学校携手,让教育走出校园,让关怀扎根土地,这份温暖的双向奔赴让城市更有温度。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编辑 喻辉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青岛市“家庭成长计划”公益项目启动仪式近日在莱西市举办,标志着该公益项目在青岛市正式落地实施,将对青岛市80户项目家庭儿童进行精准帮扶。在全国妇联的指导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综合型家庭公益项目“家庭成长计划”。2025年“家庭成长计划”首次在山东落地,并在青岛实施。山东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胡金萍、梁咏琪)8月28日,武汉商学院开学报到现场,“绿色通道”入学礼包由往年的袋式封装改为轻便的行李箱,内含毛毯、三件套、洗漱用品等,去掉了棉被、枕头、衣架等物品,受到学生欢迎。棉被枕头为何不用了?据武汉商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师钱程介绍,这份行李箱中的物品
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幕墙,在千山和悦酒店“Me-Fi”空间的原木长桌上投下温暖的光影。住客轻抿一口手冲咖啡,与年轻的咖啡师低声交流着咖啡豆的风味细节。这不是某个独立咖啡馆的场景,而是千山和悦酒店大堂的日常一幕。作为贵旅酒店旗下全新打造的生活方式酒店,千山和悦酒店以“千山万悦,温暖相连”为品牌内核,重新
本报讯(记者 阿妮尔)“我觉得1号窗口的菜不错,素鸡烧排骨非常好吃。”“我喜欢5号窗口师傅烧的菜,排骨和鱼香肉丝都烧得很软烂。”“我感觉4号窗口的鱼香肉丝酸甜度刚刚好。”……中午11时许,江苏省泰州市凤凰艺术学校刚刚结束上午军训的高一新生来到食堂,一边品尝菜品,一边交流意见,投票选出心目中的“最佳厨
新疆网讯(记者张梦婷)暑假生活已进入倒计时,从轻松惬意的假期模式切换到规律有序的校园生活,不少学生难免出现“开学综合征”。对此,乌鲁木齐市第三小学大队辅导员雷雪薇结合教学经验,提醒家长和学生及时做好以下几件事,帮助孩子平稳收心,以良好状态迎接新学期。●调整作息 调整作息是同学们迎接开学的首要任务。若
听不到世界的声音,却用双手在“云端”搭建起一座桥梁;无法用语言表达,却用眼神和手势传递温暖与力量……在山东潍坊青州市王母宫经济发展区,有这样一位“80后”创业者——郭坤。从孤身探索到团队壮大,从无人问津到百万粉丝,他用坚持与智慧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创业故事,更以公益之心为听障人士点亮了希望的灯塔。8
在贵州贵安新区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浪潮中,越来越多从海外学成归来的高层次人才正选择扎根于此,徐暄和就是其中之一。作为贵州华为(贵阳贵安)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基地总经理,他不仅亲历着贵州大数据产业的飞速发展,更成为推动本地数字转型与创新的关键力量。徐暄和毕业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在海外的求学经历
阳光讯(记者 高小雨 通讯员 王强)近日,子洲县学生资助和后勤服务中心大厅格外热闹,不少学生和家长专程前来,咨询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人员耐心地解读贷款政策、办理流程,协助完成各项手续。大一新生常延宁从外地专门回来办理贷款,说起这项政策,他赞不绝口:“国家这政策确实给力,工作人员也特别有耐心,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