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3.94万亿元。龙头企业引领、科技创新驱动、开放能级跃升,湖北民营经济正以强劲动能,铸就全国第六的丰碑。14家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领军企业以星火燎原之势,与910.9万户民营经营主体汇聚的强劲动能,在长江经济带的澎湃春潮中,激扬中部地区战略崛起的奋进浪潮。
湖北民营经济的亮眼成绩,从来不是等来的,而是一场向“不可能”宣战的破冰行动。在荆楚大地上,一批民营企业以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书写了从小作坊到行业龙头的传奇篇章。劲牌公司从大冶小镇作坊出发,用科技创新赋能传统酒业,率先建成国内首个生物提取数字化车间,打造出年销超百亿的保健酒帝国,更跨界布局健康产业生态链。骆驼集团从谷城乡镇企业突围,从铅酸蓄电池龙头转身布局锂电储能,建成华中首个全流程数字化电池工厂,产品远销欧美高端市场。这些破冰者的行动诠释着“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的湖北品格,为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鲜活的“楚商样本”。
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湖北民营企业正以创新为帆,破浪前行。华工科技自主研发的万瓦级光纤激光器,打破国外垄断,助力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站上世界舞台;高德红外从零起步突破技术难题,历经二十年深耕,成功研制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探测器芯片,打破西方技术封锁,将中国红外热成像技术推向世界第一梯队。截至2024年底,湖北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已有2万多家,贡献全省8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从东湖之滨到汉江之畔,9个省级产业平台,7个产业创新联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推动湖北民营经济在创新驱动中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高度,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湖北深谙杠杆力学的原理,将区位交通、科技创新、现代产业等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以支点撬动全局突破。以82名院士为技术支点,依托200万高校学子形成的创新力臂,成功撬动“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的崛起;通过花湖机场国际货运航线、长江黄金水道与密集高铁网络编织的立体物流体系,叠加湖北自贸试验区与年开行量破千列的中欧班列(武汉)协同效应,推动武汉实现从“九省通衢”向“国际枢纽”的历史性跨越。在此过程中,民营企业成为开放前沿的主力军,彰显出内陆腹地转向全球市场的新势能。
厚植尊商重企的“生态雨林”,催生了湖北民营经济发展的蓬勃气象。从2023年《湖北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办法》筑基,到2024年《破解难题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破局,再到2025年《湖北省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领航,湖北的政策工具箱始终为破浪者护航。当九州通以“千名合伙人”激活产业链毛细血管,当小微企业在政务“秒批”中轻装启航,政府的角色恰如江面的灯塔,照亮民间投资5.5%增速背后的信心长河。
站在6万亿经济总量的潮头,910.9万多浪花奔涌向前。当冰雪消融的声音与江涛共鸣,这片土地上的破冰者们早已读懂—所谓支点,不是静待杠杆的磐石,而是永远指向下一个春天的潮向。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程新(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城市管理执法局)
责编:袁莉莉
在那巍峨的青藏高原之巅,每一寸土地都铭记着跨越千山万水的深情厚谊;而在悠悠秦淮河畔,每一缕清风都似乎在低语着两地携手并进的动人故事。自2021年那个金秋时节,第二批南京援青干部人才肩负着时代的使命与期望,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西宁的征途。光阴如白驹过隙,当这批干部的工作期满之际,回首往昔,“宁宁协作”
近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执行及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更多详情,小布丁带你看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已在1个月内全部落地实施5月7日央行宣布了一揽子共10项货币政策措施。●数量上,综合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大中长期流动性支持。●价格上,注
由中国期货业协会组织的“2024年度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日前圆满落下帷幕,28家期货公司报送的39个案例入围中期协“服务实体经济优秀案例库”。本次入围案例涵盖了近40个期货期权品种,从业务模式来看,包含场外期权、基差贸易、仓单服务、交割服务、咨询服务、互换以及综合类服务模式等多
7月10日,由南京文化产业协会主办、扬子江数字视听产业园协办的“金梧桐文化产业系列沙龙”在扬子江数字视听产业园举行。来自文化、旅游、体育、媒体界的3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以“探索‘苏超’IP的文化产业活力”为主题,解码“苏超”火爆背后的文化密码,共探体育IP与文旅、文创、微短剧等产业的融合路径。7月5
【来源:荆州日报】7月10日,荆州市科技产业“融合惠转”行动暨长江大学科技成果推介活动举行,长江大学相关专家及近40家荆州企业代表参加活动。副市长卢艳丽出席活动并致辞。卢艳丽指出,荆州市科技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聚焦整体提升创新策源力,着力实施“六大工程”,以“
7月7日,冠捷显示科技(咸阳)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生产线上,工人有条不紊地工作。 记者 李欣泽摄如今,从画质清晰、价格亲民的国产电视,到满足各种需求、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电子屏幕,市场上一应俱全,这背后是怎样的科技支撑?7月7日,记者参与“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位于咸阳高新区的
2025年上半年,榆林市横山区赵石畔镇以产业兴农为主线,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美化等工作,交出了一份充满亮点的乡村振兴答卷。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24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
人民网北京7月6日电 (记者乔雪峰)当前,中国物流发展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其高效的网络、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不仅支撑了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增长和供应链韧性注入了动力。近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在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物流合作秘书处联络员会议上表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直航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