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湖评论:民营经济激荡长江春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1:25:00    

2024年,湖北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3.94万亿元。龙头企业引领、科技创新驱动、开放能级跃升,湖北民营经济正以强劲动能,铸就全国第六的丰碑。14家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领军企业以星火燎原之势,与910.9万户民营经营主体汇聚的强劲动能,在长江经济带的澎湃春潮中,激扬中部地区战略崛起的奋进浪潮。

湖北民营经济的亮眼成绩,从来不是等来的,而是一场向“不可能”宣战的破冰行动。在荆楚大地上,一批民营企业以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书写了从小作坊到行业龙头的传奇篇章。劲牌公司从大冶小镇作坊出发,用科技创新赋能传统酒业,率先建成国内首个生物提取数字化车间,打造出年销超百亿的保健酒帝国,更跨界布局健康产业生态链。骆驼集团从谷城乡镇企业突围,从铅酸蓄电池龙头转身布局锂电储能,建成华中首个全流程数字化电池工厂,产品远销欧美高端市场。这些破冰者的行动诠释着“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的湖北品格,为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鲜活的“楚商样本”。

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湖北民营企业正以创新为帆,破浪前行。华工科技自主研发的万瓦级光纤激光器,打破国外垄断,助力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站上世界舞台;高德红外从零起步突破技术难题,历经二十年深耕,成功研制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探测器芯片,打破西方技术封锁,将中国红外热成像技术推向世界第一梯队。截至2024年底,湖北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已有2万多家,贡献全省8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从东湖之滨到汉江之畔,9个省级产业平台,7个产业创新联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推动湖北民营经济在创新驱动中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高度,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湖北深谙杠杆力学的原理,将区位交通、科技创新、现代产业等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以支点撬动全局突破。以82名院士为技术支点,依托200万高校学子形成的创新力臂,成功撬动“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的崛起;通过花湖机场国际货运航线、长江黄金水道与密集高铁网络编织的立体物流体系,叠加湖北自贸试验区与年开行量破千列的中欧班列(武汉)协同效应,推动武汉实现从“九省通衢”向“国际枢纽”的历史性跨越。在此过程中,民营企业成为开放前沿的主力军,彰显出内陆腹地转向全球市场的新势能。

厚植尊商重企的“生态雨林”,催生了湖北民营经济发展的蓬勃气象。从2023年《湖北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办法》筑基,到2024年《破解难题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破局,再到2025年《湖北省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领航,湖北的政策工具箱始终为破浪者护航。当九州通以“千名合伙人”激活产业链毛细血管,当小微企业在政务“秒批”中轻装启航,政府的角色恰如江面的灯塔,照亮民间投资5.5%增速背后的信心长河。

站在6万亿经济总量的潮头,910.9万多浪花奔涌向前。当冰雪消融的声音与江涛共鸣,这片土地上的破冰者们早已读懂—所谓支点,不是静待杠杆的磐石,而是永远指向下一个春天的潮向。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程新(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城市管理执法局)

责编:袁莉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