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为别人而活,第二次才是活给自己的。”实际上,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如此,60岁之前为生活、为工作、为家人而活;60岁退休后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开始为自己而活!
近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在接受媒体采访中也讲到同样的观点:人要活两辈子,60岁后会迎来第二次生命状态!如果不想老了躺床上要人喂,从40~50岁就要开始努力改变,做到这4点很重要!
直播截图
张文宏医生:人要活两辈子!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目标不仅是活得长,更要活得健康,活得开心,长期保持学习。近日,张文宏教授在上观新闻直播访谈中提出了“人要活两辈子”的概念。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很多人大概率要活到90岁以上。从60岁到90岁,这当中有30年时间想要高质量的老年生活。①
在张文宏看来,60岁以后不是进入老年,而是追求另外一种生命状态,彻底远离内卷,迎向自己喜爱的生活。张文宏教授直播时表示,“人要活两辈子,60岁后第二个阶段开始了。60岁以后可以追求另外一种生命状态,彻底远离内卷,迎向自己喜爱的生活,画画等都可以放入计划。”
“我做到60岁,主任肯定不做了,65岁专家门诊都不出了。该退休就退休,给年轻人腾位置”。此前张文宏关于退休的言论曾引发热议,张文宏教授直播时回应,“自从我说了要60岁把工作交给年轻人,现在年轻人主动性非常高,朝气蓬勃。”
不想老了躺床上要人喂,现在就得这么做!
“如果你不想被困在床上被人喂,现在就得这么做:少吃一点,血脂低一点,体重好一点,小肌肉也要练起来。”直播时张文宏教授强调,想拥有高质量的老年生活,就要从40-50岁开始。
张文宏表示,超重会对身体机能造成巨大的压力(骨骼、心脏、免疫系统等),如果想要健康的老年生活,就要恢复年轻态,动起来是关键中的关键。
他还建议少吃甜食,但如果你很喜欢吃,也没问题。“你要有本事吃,就要有本事把它给消化掉。”
张文宏强调的“恢复年轻态”,本质是建立生理储备账户:每块肌肉都是对抗衰老的弹药库,每0.1的体脂率下降都是生命质量的复利投资。
直播截图
健康活得久,做到这4点很重要
1.要少吃一点:少吃是有效的抗衰秘诀
“若想身体安,三分饥与寒”“饭吃七分饱,健康活到老”。适度保持饥饿,不仅是我国传统养生智慧,如今也已被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对健康具有多方面的好处。
2024年,厦门大学林圣彩和张宸崧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期刊上刊发了2篇重磅研究,发现了“适度饥饿的抗衰老”机制。适度饥饿带来的热量摄入减少,会提升血清中石胆酸的水平。而体内石胆酸的增加,又会激活体内“长寿蛋白酶”。
研究截图
2023年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在《自然-衰老》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减少25%卡路里的摄入(约保持7-8分饱),可将健康成年人的衰老速度减缓2%-3%,死亡风险降低10%-15%。③
如今食物真的太丰富了,美食诱惑太多了,吃完这个还想吃那个,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是因为饿才吃东西,而是因为美食诱惑、解馋。过多的能量摄入,导致不少人的健康问题真的是“吃饱了撑出来的”。肥胖、脂肪肝、高血脂只是身体给出的信号——其实身体已经不堪重负了。适度少吃并不是节食,只是给身体肠胃一些休息时间。
健康时报图
2.血脂低一点:健康长寿的最基本前提
张文宏教授提醒“血脂要低一点”。其实不单是血脂,血压、血糖、尿酸、肌酐等身体各项血液、代谢指标都很重要。如果可以,尽量控制在健康的目标范围内。
2023年《老年科学》(Gero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针对1200多位百岁老人的深入分析发现,长寿的奥秘并不复杂,关键在于60岁后身体的这几个指标必须保持在较低水平。
研究截图
研究分析了44636名参与者的血液生物标志物,随访了35年,比较了百岁老人和没活到百岁老人的情况。在这些参与者中,有1224人活到了100岁。最终发现:能活到100岁的老人们,从60岁开始,他们的血糖、肌酐和尿酸水平通常都比较低。
3.体重低一点:试试协和5+2轻断食食谱
肥胖不仅仅是外貌焦虑这么简单,可以说“肥胖是万病之源”。肥胖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等200余种疾病强相关,还会增加10多种癌症的发病率。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想要通过调整饮食来达到减重目的可以试试“协和版5+2轻断食食谱”。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2020年发文介绍的“5+2轻断食”方法,一周7天,5天正常吃饭,非连续的2天的轻断食,平均一个月减5斤。
陈伟医生提醒,5+2轻断食可不是什么都不吃,而是限制食物的摄入量,四大类营养素中微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都要按比例摄入。非断食日适当控制热量摄入,女性推荐总热量为1200-1500千卡/天,男性为1500-1800千卡/天,非断食日根据比例自行搭配调整。⑤
4.肌肉练起来:肌肉才是抗衰老的关键
肌肉是身体基础代谢的基石、力量的源泉,更是抗衰老的关键!2024年,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在《自然·衰老》杂志上发表一项研究发现:骨骼肌可能在帮我们身体抗衰老!骨骼肌在衰老过程中存在抵抗机制,能够通过自我修复来延缓功能衰退、抗衰老。⑥
健康时报图
40岁后最推荐三种肌肉锻炼最佳方式:
(1)自重训练:使用身体自重进行深蹲、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等训练,可以在家中或健身房进行,锻炼核心力量和肌肉力量。
(2)弹力带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可选择调整不同强度和部位的练习,适合40+人群的特定需求。
(3)健身器械训练:可在健身房或健身工作室使用器械进行肌肉力量训练,由专业教练指导,确保正确姿势和安全性。
(来源:健康时报)
【大河财立方消息】7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时令节气与健康(小暑)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图片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直播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会上表示,当前,医疗科普是短视频平台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医生通过直播和短视频来传播健康科普知识。但是有的“网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做
热热热!眼下,我国中东部正在经历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未来一周,高温将陆续覆盖华北南部、黄淮至江南、华南大片区域,且强度加强,部分地区高温天天可见,暑热或贯穿全天。今天(7月2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中国气象局发布首个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一起了解哪里风险等级高↓南北方多地桑拿天持续江苏河南等地
6月26日,记者从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青海省以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乡村医疗保障与健康生活保障工作。截至目前,全省重点人群参保率与待遇享受率均达100%。 青海省医保局多措并举,筑牢因病规模性返贫致贫防线,特困人员、农村低保、监测对象等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达80%以上。将脱贫人口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为更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我国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从2021年至今已建设便民生活圈5510个,服务居民1.25亿人。从家门口的早餐铺、便利店到小修小补的便民小店、菜市场,围绕“缺什么、补什么”,各地因地制宜,一圈一策,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断拓展社区消费新场景。上海一些社区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有这么一句话,要想身体好,牛奶少不了,不少家庭都有每天喝牛奶的习惯。但买牛奶时,发现有两种包装,就是袋装和盒装。对此,很多人产生了疑惑,每次都要纠结一番才做决定,不知道该选哪种包装的更好。其实我们买牛奶,主要是看口感和营养价值,那么想知道盒装和袋装哪种好,就得了解它们之间有什么
近日,叮当健康子公司叮当快药举办10周年生态共赢大会,现场首次发布叮当快药多功能智慧解决方案A-LL双轮驱动增长模型,依托星垣系统及专业智慧服务,升级叮当多功能智慧药房,为医药新零售行业的创新发展及数字化升级提供新范本。该公司基于AI技术迭代升级的“叮当星垣系统”,涵盖“天眼智址、智达路径、智能仓、
5月19日-23日是第六届高压氧医学主题宣传周,为普及高压氧医学知识,发展高压氧医学,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临床,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发起,全国24省75家医院同步启动宣传周活动。5月20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高压氧医学科联合脑科中心、门诊部,在门诊一楼大厅举办“高压氧 为健康护航”公益活动。活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为别人而活,第二次才是活给自己的。”实际上,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如此,60岁之前为生活、为工作、为家人而活;60岁退休后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开始为自己而活!近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在接受媒体采访中也讲到同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