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秧工厂中一派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
红网时刻新闻邵阳3月20日讯(通讯员 刘恩权 罗贞隆)3月19日,北塔区茶元头街道集中育秧工厂正开足马力,全力开展育秧工作,为周边乡村的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该育秧工厂自建成以来,不断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致力于提升育秧效率和质量。今年,工厂内两条自动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成为育秧工作的 “主力军”。每天,这两条生产线能够处理1200斤稻谷种子,从种子筛选、消毒、催芽到播种,整个流程实现了机械化和标准化作业。
“以前靠人工育秧,不仅效率低,而且质量参差不齐。现在有了自动生产线,不仅节省了人力,育出的秧苗更加均匀、健壮,为后续的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开端。”邵阳市浩森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少波介绍道。
相比手工,机械化育秧质量和效率有了大幅提高。
春季育秧工作的时间节点至关重要,近段时间,气温适宜,有利于秧苗快速扎根生长,农技人员严格控制育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为种子发芽和秧苗生长创造最佳环境。秧苗将在清明节后长成,届时,将根据周边村(社区)农户种植面积需求免费发放,进行移植插秧。北塔区早稻集中育秧共分三批次,第一批次育秧面积预计亩900左右。
村民将秧板整齐摆放在大棚内。
近年来,北塔区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扛牢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保障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不断加快推进水稻集中育秧设施建设,提高育秧效率和质量,降低农户的育秧成本和风险,在全区设置2个集中育秧点,为全区水稻种植提供秧苗。并在辖区内统一开展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和“一喷多促”技术,推进农药减量行动,并双季稻种植区域内的水利基础设施适当维修改善。全力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为全市的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隆基绿能在反思中寻找突破口。2024年其业绩下滑,并遭遇史上最严重亏损。今年一季度,业绩续亏但较2024年同期收窄。“外因是行业供需失衡,开工率不足,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行业技术快速迭代,PERC产能淘汰带来资产减值。内因是我们经营管理中诸多失策的积累。”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致股东的信》中坦言
五月方至,芳菲愈盛。庆阳市宁县新庄镇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金黄的油菜花竞相绽放,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5月2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穿梭在花海,对景区周边涉及的配电线路、变压器等设备进行全面“体检”,仔细排查线路老化、设备隐患等问题,及时更换老旧部件,确保电力设施安
【来源:池州日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日前,我市印发《“守护菜篮子”食用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开展为期一年的“守护菜篮子”食用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通过全链条综合治理,全力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此次行动锁定“2颗菜、3个果、7条鱼”,即豇豆、芹菜、荔枝、香蕉、芒果、黄鳝、牛蛙等12类重点食
“码头号子喊起来、湖北大鼓敲起来、草把龙舞起来、青石板路走起来、热干面来一碗……夜幕降临,金碧辉煌的宫殿群点亮了夜空,斑斓多姿的射灯又仿佛把它变成一座魔幻的不夜城”。这个五一,经过近三年精心筹备的江夏区五里界锦绣新村的文旅新地标—江夏里·武汉老码头文化美食城惊艳登场,成为武汉近郊“微度假”新晋旅游的
央视网消息:“五一”假期,文旅市场消费火热,假日经济充满活力。众多新场景带来的新消费,正让大家感受着不一样的出行体验。“五一”假期第四天,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7亿人次。宁夏黄河游持续火热,人们来到这里体验漂流、飞索等游玩项目,感受“塞上江南”秀美。江苏常熟:
在安吉县余村村拍摄的青来集外的“青年理想集结地”新标签(1月24日摄)。新华社发(潘学康摄)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 题:是“田园”也是“梦圆”:中国青年在乡村振兴中实现理想新华社记者黄扬、李杰、郑可意“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20世纪80年代初,一首赞美中国改革开放农村新面貌的歌曲《在希望的田
光明日报武汉5月2日电 记者王建宏、张锐 通讯员刘欣然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近日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洪山实验室水稻团队李一博教授课题组在《细胞》发表了突破性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在田间自然高温中筛选出关键基因,当高温来袭,与蛋白复合体形成的初级-次级“双生锁”锁住
编者按:道路通,百业兴。以“四好农村路”为代表的农村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连接万里河山,为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客流物流,带动乡村整体面貌发生巨变,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振兴路。央广网特别推出《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系列报道,沿着“四好农村路”,访村落、进田园、看产业,探寻乡土文脉,纵观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