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领域的风云变幻中,英国的欣克利角 C 核电站项目宛如一部荒诞不经的现实剧,其剧情的曲折离奇,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2007 年,法国电力集团的掌舵者文森特・德・里瓦曾信誓旦旦地向英国民众宣告:“到 2017 年,你们餐桌上的圣诞火鸡将由欣克利角 C 核电站的电力烹饪。” 可时光匆匆,转眼间来到 2025 年,英国民众别说用该核电站的电烤制火鸡了,就连核电站完工的影子都还未见到。
法国电力集团(EDF)最新给出的预测更是让人咋舌,这座核电站最快也要到 2029 年才能完工,与最初的计划相比,整整晚了 12 年。而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英国政府在将中国投资者中广核无情地踢出英国核电市场后,居然还幻想着中国能继续慷慨解囊,填补那犹如无底洞般不断膨胀的资金缺口,这般令人匪夷所思的操作,着实刷新了大众的认知底线。
故事的源头要追溯到 20 世纪 80 年代,彼时的英国就已经谋划着建设新的核电站,旨在替换那些日渐老化的现有设施。然而,核电站的建设成本堪称天文数字,英国政府在寻觅合适资金来源的道路上屡屡碰壁,导致这个计划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次次被搁置。步入 21 世纪,英国的能源供应问题愈发严峻,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政府的肩头,重启核电计划迫在眉睫。但无奈英国国内既缺乏雄厚的资金,又没有足够顶尖的技术实力来独立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外资。一番权衡之后,英国政府选定了法国电力集团来主导这个项目。可现实是,EDF 自身也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包袱,根本无力独自承担全部投资。
就在英国核电计划陷入僵局之时,中国成为了那个可能扭转乾坤的关键因素。2015 年,正值中英关系的 “黄金时代”,英国首相卡梅伦主动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双方签署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合作协议。其中,中国广核集团(CGN)投资欣克利角 C 项目格外引人注目,中广核将持有该项目 33.5% 的股份,投资额高达约 60 亿英镑。为了进一步吸引中国投资,英国政府还许下特别承诺,让中广核主导未来的布拉德维尔 B 核电站,并允许中国自主研发的 “华龙一号” 核电技术首次在西方市场一展身手。这对于中国核电技术而言,无疑是 “走出去” 战略中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企业正式踏入欧洲核电市场的大门。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企业的介入拯救了英国摇摇欲坠的核电计划,如果没有中广核的资金支持,欣克利角 C 项目恐怕连开工建设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2016 年,英国脱欧公投这一重磅炸弹落下,卡梅伦政府随之黯然下台,特雷莎・梅上台执政。新官上任三把火,梅政府上台后,立即对欣克利角 C 项目按下了暂停键,以项目涉及国家安全为由,对其进行重新评估。尽管几个月后,英国政府最终还是批准了该项目,但从那时起,英国政界对中国投资的敌意就如同春天的野草,开始肆意滋生。与此同时,欣克利角 C 项目也仿佛被诅咒了一般,逐渐暴露出预算超支和工期延误的严重问题。2017 年,EDF 无奈宣布,项目预算从最初的 180 亿英镑飙升至 200 亿英镑,预计投运时间也推迟到了 2025 年。到了 2018 年,成本继续攀升,EDF 称总投资已增至 220 亿英镑,工期更是被推迟至 2027 年。即便面临如此困境,中广核依然坚守合同约定,持续向项目注入资金,努力维持施工进度,展现出了高度的契约精神。
2019 年后,在大洋彼岸美国的影响下,英国政府对中国企业展开了全面的打压行动。2020 年,英国悍然宣布禁止华为参与英国 5G 建设,紧接着,又以 “国家安全” 为幌子,开始全面清理中国在英国的投资。2021 年,英国政府正式下达命令,要求中广核必须退出所有核电项目,并剥夺了其在布拉德维尔 B 的主导地位。这一系列举动,意味着英国不仅将中国从欣克利角 C 项目中扫地出门,还彻底断绝了中国在英国核电市场的发展前景。英国政府给出的 “国家安全” 理由,看似冠冕堂皇,但背后的逻辑却经不起推敲。要知道,在 2015 年英国对中国企业进行严格审查时,并未发现任何安全隐患。可到了 2021 年,他们却突然改口,将中国企业描绘成 “威胁”,这种前后矛盾、反复无常的行为,显然是出于政治操弄的目的,而非基于理性的决策。
在中国被迫退出后,英国政府原本天真地以为可以迅速找到其他投资者来接盘,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英国政府首先将目光投向了日本,希望三菱和日立能够慷慨解囊进行投资。但日本早在 2020 年就已经宣布退出英国核电市场,给出的理由是 “投资风险过高”。日立在退出声明中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英国政府的政策朝令夕改,导致投资环境极其不稳定。随后,英国又试图拉拢美国。然而,美国的核电企业自身也深陷财务危机的泥沼,西屋电气早在 2017 年就已经破产重组,根本无力承担如此庞大的投资项目。即便是美国政府,也对为英国的核电计划买单毫无兴趣。
甚至连中东国家,如阿联酋和沙特,也对英国的核电计划避之不及。一方面,这些国家自身已经在大力发展核电,并不需要额外投资英国的项目;另一方面,英国政府反复无常的态度,让这些潜在投资者望而却步。最终,英国政府无奈之下,只能让法国电力集团独自承担全部投资。但 EDF 自身也早已负债累累,在 2023 年甚至被法国政府全面国有化,这就意味着法国的纳税人也被迫为英国的这个烂摊子买单。可以说,英国不仅失去了中国这个优质的投资者,还让自己陷入了能源困局的深渊。
中国退出后,欣克利角 C 项目的建设成本彻底失控。2023 年,EDF 宣布,项目总投资已经飙升至 460 亿英镑,是最初预算的 2.5 倍。更为糟糕的是,EDF 表示,项目最早也要到 2029 年才能发电,甚至还有可能推迟到 2035 年。这就意味着欣克利角 C 的建设周期可能长达 30 年,成为全球建设速度最慢的核电站之一。而且,这还只是最乐观的估计。考虑到英国政府的低效率、项目管理的混乱,以及 EDF 自身的财务困境,未来成本继续增加、工期继续延长的可能性极大。这个项目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 “无底洞”,谁接手谁倒霉。
与欣克利角 C 项目的混乱局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国内的核电项目正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中国自主研发的 “华龙一号” 反应堆已经在国内外多个项目中成功投入使用。以福建福清核电站 5 号机组为例,仅仅用了 5 年时间就建成投运,而欣克利角 C 项目却已经建设了十几年,至今仍遥遥无期。英国目前还在使用法国的 EPR 技术,而中国已经成功完成了第四代核电站的研发。
2021 年,中国的高温气冷堆成功并网发电,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核电技术之一。相比之下,英国的核电技术仿佛还停留在 20 年前。中国的核电技术不仅发展迅速,而且已经成功出口到巴基斯坦、阿根廷、沙特等多个国家,并与多个国家签订了核电合作协议。反观英国的核电项目,却深陷资金短缺、技术落后、政策混乱的泥潭,无法自拔。
英国政府曾经雄心勃勃地计划到 2050 年新建 8 座核电站,以解决能源危机。但如今,仅仅是欣克利角 C 这一个项目,就已经让英国政府焦头烂额,别说新建 8 座了,就连这一座都未必能够顺利完工。没有了中广核的资金支持和管理经验,英国接下来的核电计划几乎陷入了绝境,根本无法推进。
这场英国核电的闹剧,无疑是西方国家近年来在经济政策上过度政治化的一个典型缩影。原本,在中广核的投资下,欣克利角 C 项目完全可以顺利推进,英国民众也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享受到清洁能源带来的便利。但如今,项目不仅严重超支,工期无限期推迟,最终的账单还只能由英国民众来买单。这真可谓是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英国政府如今终于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也许到了 2029 年,英国民众的圣诞火鸡依然无法用欣克利角 C 核电站的电来烹饪。对于这场闹剧,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让我们一起见证这场能源领域的荒诞故事。
作者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据央视网预告,7月7日19时,央视体育频道(CCTV5)将转播东亚杯首轮中国队与韩国队的比赛。首战韩国队国足期待好的开始7月7日,2025年东亚杯男足比赛将在韩国龙仁市揭开序幕,北京时间当晚7时,中国男足将迎来与东道主韩国队的交锋。已经告别美加墨世界杯,国足也“被动”迎来了新的备战周期。正如球队代理
人民网北京7月6日电 (记者乔雪峰)当前,中国物流发展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其高效的网络、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不仅支撑了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增长和供应链韧性注入了动力。近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在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物流合作秘书处联络员会议上表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直航航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3日)公布6月份中国仓储指数。指数连续八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仓储行业延续良好运行态势。6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51%,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新订单、平均库存周转次数、业务利润、业务活动预期等主要分项指数均有回升。具体来看,6月份新订单指数为51.6%,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
7月1日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纪委监委通报一起容错免责典型案例基本情况淮安市清江浦区区管干部谢某某在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中,在项目缺少部分技术指标的情况下容缺办理人防事项审查,违反了《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第十二条之规定,但鉴于该同志出于公心、为企业着想,敢于担当作为,被容错免责
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主场活动30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正式拉开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的序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和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部署要求,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激发暑期消费活力,文化和旅游部于7月至8月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豪掷逾86亿元,亿纬锂能(300014.SZ)海外扩产,加速出海。6月27日晚间,亿纬锂能发布公告,公司拟通过全资孙公司EVE ENERGY STORAGE MALAYSIA SDN.BHD.(以下简称“亿纬储能马来西亚”)投资建设新型储能电池项目,投资金额不超过
这是3月30日在俄罗斯萨哈林岛涅韦尔斯克港附近海域拍摄的搁浅的中国货轮“安洋-2”号。 新华社发(郭飞洲摄)据中国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事馆28日消息,在俄罗斯萨哈林岛附近海域搁浅的中国货船“安洋-2”号将于8月择机脱浅。据总领馆介绍,根据《俄罗斯联邦海商法典》有关规定,“安洋-2”号所属公司于今年5
当地时间6月25日,随着北京-哈瓦那国际航班顺利抵达古巴何塞·马蒂国际机场,中国与古巴之间首条常态化运行的国际货运通道正式宣告开通。 古巴交通部长罗德里格斯、外贸外资部副部长里瓦斯,中国驻古巴大使华昕和中古两国航司代表等出席了开通仪式。这条货运线路依托现有北京-哈瓦那客运航线,每周稳定运行两班,单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