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南京,梧桐树影婆娑。一批青岛企业家步履匆匆,带着技术“卡点”与转型焦虑,走进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的尖端实验室与前沿孵化器,开启了一场关于产学研跨越600公里的“双向奔赴”。
6月17日,由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主办、青岛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承办的青岛市“千校万企”中小企业产学研创新训练营活动在南京正式开班。这场为期4天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参观交流,而是一场技术赋能的破壁行动,更是一次高校科研与企业实用弥合“断层”的深度探索。当青岛坚实的制造场景遇见南京奔涌的科研智慧,一条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协同创新路径,正从这场双城联动中清晰延展。
巨浪翻涌,暗礁潜藏。对青岛能征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而言,复杂海况下无人船的稳定航行与智能避障,曾是横亘在创新航道上的“卡脖子之痛”。这家致力于水域无人化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的青岛企业,手握深厚的制造基因,却亟需高端技术的活水注入。
“在极端风浪中保持船体精准控制,面对复杂水下环境实现毫秒级有效避障,这些核心技术瓶颈让我们在关键项目上举步维艰。”公司运营总监周艳飞坦言。正是带着这份精准诉求,能征智能踏上了“借智”之旅,目标直指科研实力雄厚的南京高校。
此次产学研对接活动,如同一座精准架设的技术鹊桥。在筹办活动期间,青岛民营经济局提前收集了参会企业需求,依托青岛产业需求与南京科研优势的深度匹配。在此背景下,能征智能迅速锁定了东南大学在水下机器人系统、智能感知算法等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就是奔着解决复杂海况稳定性和智能避障来的,”周艳飞在对接现场难掩兴奋,“没想到这么快就‘撞’上了研究方向高度契合的东南大学团队!专家们对海洋装备智能化的前沿理解,特别是对信号检测与智能化控制、大数据分析与可靠性预测的见解,让人豁然开朗。”
南京高校深厚的科研积淀,正成为青岛制造技术跃迁的“加速器”。此次对接,不仅为能征无人船突破复杂海况下的稳定性与避障难题开辟了通道,更开启了“青岛场景”与“南京智慧”的协同创新模式。当青岛坚实的制造底座,遇见南京奔涌的科研动能,技术突围的路径已然清晰。产学研的精准“握手”,正将无人船驶向那片曾令人望而却步的深蓝。
当参访团的大巴驶离南京大学时,青岛熙正数字科技公司总经理刘德华的座位空着。此刻,他正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实验室的专家热烈地交流着。上午精准匹配的专家因紧急实验未能出席对接会,青岛民营经济局工作人员当即“点对点”护送其直抵实验室。“刘总已经留在南京大学了”企业家们打趣道。
作为国内污水智慧治理领域的领军企业,熙正数字在技术应用实践中可将综合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但公司并不满足,期望通过与高校合作,搭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大气环境监测平台,从海量监测数据中挖掘潜在环境问题,为环保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刘德华坦言,“就像蒙着眼预警风暴,我们需要一双能透视微观变化的‘眼睛’。”
南京大学的科研优势在此刻转化为产业突围的精确制导,该校在高精度大气污染物检测算法技术上的突破,恰好补足了熙正数字在微观感知层面的技术断层。“南京大学在数据挖掘与分析方面的科研优势,就像给我们的检测网络装上了‘显微镜’,”刘德华感叹,“这种从实验室直抵痛点的对话,效率远超预期。”
产学研的齿轮在此刻高速咬合,企业家们的“务实高效”精神,正通过这场跨城联动的技术卡位战具象呈现。从实验室机理验证到青岛生产线调试的路径被极致压缩。据刘德华透露,公司与南京大学聚焦人工智能与环境工程交叉创新,围绕智慧水厂的技术迭代、数据模型优化及新型污染物智能识别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层次产学研对话,并初步确立了战略合作意向。
当南京的实验室长明灯遇见青岛的智造生产线,一条从科研论文到产业应用的“超车道”已然贯通。这场争分夺秒的技术奔赴,正将本次产学研“合作共赢”的理念,转化为守护绿水青山的中国方案。
“如何弥补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断层?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解决技术落地难的问题。”会上,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后李兵兵表示。“高校的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之间,往往隔着一条鸿沟,那就是高校成果与产品的可靠性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而高校成立的工程研究院的核心价值就是架起双方需求的‘桥梁’。”李兵兵所说的桥梁,正是中心配备的专业技术经纪人团队。“这些全职人员既精通科研成果,又熟悉产业需求与成本测算。”李兵兵补充道:“产业集群化运作是另一关键机制。单点技术转化孵化能力不强,需要围绕核心技术吸引孵化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链闭环。”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这种高效协同源于两地优势的深度互补,南京拥有1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几年高校衍生的企业不仅是科研沃土,更深受投资机构青睐。青岛则坐拥49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是当之无愧的“智造”之城。当南京的科研基因融入青岛的制造血脉,一条贯通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升级的创新动脉正强劲搏动。
长江水与黄海潮,在科技创新的维度上交汇奔涌。青企南下“取经”的背后,是青岛制造业向“新”而行的坚定步伐。借南京之智补创新短板,以双城联动拓产业疆域。当高校的实验室灯光照亮青岛工厂的产线,属于新质生产力的故事,才刚刚写下序章。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管亚楠)
编辑:刘建
从更大视野看,应善用市场化的方式,激发各类要素资源活力科技创新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关键就在于“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百年变局重塑全球格局,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党中央高瞻远瞩、布局落子。“安
金启新程·融创未来今天(8月8日)常熟市金融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常熟昆承湖畔举行拉开常熟金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的序幕重磅发布大会现场,《常熟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行动计划》明确:到2027年,常熟金融业增加值突破220亿元,占GDP比重超6.5%,亿元税收金融机
你知道一斤棉花的体积有多大吗?在未压缩的情况下,一斤棉花的体积差不多有20升,相当于一箱矿泉水的大小。但如果打包压缩,一斤棉花可以压得很小。近日,湖北警方办理了一起案件。案件中,湖北枣阳的一家棉纺企业,发货和收货时棉花包的体积差不多,重量却从220公斤变成了150公斤。离奇缺失的几十公斤棉花去哪了呢
7月25日,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我市相关高校设置工作的公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等法律法规和规定,按照教育部有关工作部署和我市高校设置工作相关要求,经我市高校设置委员会专家考察和评议,现对拟向教育部申报的以天津市职业大学为基础设立本科层次职业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随着同程旅行集团迈入“千亿俱乐部”,苏州千亿民企的数量达到7家。日前,备受瞩目的“2025苏州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正式发布,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展现了“最强地级市”苏州民营经济的蓬勃活力。苏州的“千亿级企业群”只是全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7月18日,2025年青岛品牌日“智汇崂山・品见未来”专场活动在崂山区如期举办。此次活动由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崂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崂山区工商业联合会、青岛日报报业集团主办,观海新闻承办,乐相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协办,旨在集中展示本地优质品牌力量,以及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为未来生活带来的无限可
7月18日,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盛大启幕,在这场为期30天的狂欢中海青茶、抹茶冰激凌、抹茶花馍的清新亮相,为翻腾的啤酒泡沫添上一抹茶乡韵味。把酒问盏,解压又解腻。金沙滩啤酒城海韵大道,茶酒共融。海青茶展位氤氲着豆香与兰韵,轻抿一口清透茶汤,醇厚茶香漫过舌尖,与啤酒的麦香
日前《住房租赁条例》公布(以下简称《条例》)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条例》规范出租承租活动住房出租、承租应符合相关规定一起来看用于出租的住房应当符合这些规定用于出租的住房应当符合建筑、消防、燃气、室内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