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今日首批开打,北京为初一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6 11:17:00    

今天(9月6日)上午9点,通州区潞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迎来了一群刚入学的初一女生,她们成为北京市首批接种免费HPV疫苗的学生。

在我国,每年子宫颈癌新发病例约15万例,死亡病例约5.57万例。记者从北京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据前期摸底,有约2.4万名适龄女生希望接种免费HPV疫苗。根据工作安排,首针接种将在10月底前完成。目前,北京全市初中所在地440余个预防接种门诊均可为符合条件者提供服务。

本次免费接种的HPV疫苗为北京市统一招标采购的国产二价HPV疫苗。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通州区启动HPV疫苗免费接种

“开学前我们就收到了学校的通知,可以免费打HPV疫苗,我们没有犹豫就报名了。”今天上午9点,通州区潞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大附中通州校区的初一女生桃子(化名)在妈妈的陪伴下完成了疫苗接种。

“潞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的3所初中,一共涉及21个班级,我们每半小时为一阶段,每阶段为约3个班级的初一女生接种,依次进行。”今天上午,北京市首批免费HPV疫苗开打,北京市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科副科长石晶介绍,该中心预计为330名初一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

2025年9月,北京市正式启动初一年级在校女生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疫苗免费接种工作。这也是北京首次推出针对HPV疫苗的免费接种民生项目。

记者从北京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本次免费接种的HPV疫苗,为北京市统一招标采购的国产二价HPV疫苗。按照0、6月免疫程序接种2剂。首针在10月底前完成,具体执行时间由各区安排。全市初中所在地440余个预防接种门诊均可为符合条件者提供服务。

石晶表示,通州区计划在9月6日-9月20日集中开展在校适龄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主要以周末专场的形式进行,这个时间之后,如果还有接种需求,可以随时来各门诊接种补种。她提醒,接种当天需要携带本人的身份证和接种本,或提前申领电子预防接种证。

据了解,通州区已于2023年起试点为适龄在校女生接种HPV疫苗。“2023年、2024年初一年级在校女生首针接种率分别达65%、50%。通过摸底,通州区今年的整体意愿接种率超过60%。”石晶说。

据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绍,子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女性HPV相关癌症中,子宫颈癌占比超过90%,是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国,子宫颈癌每年新发病例约15万例,死亡病例约5.57万例,疾病负担尤为沉重。

大量研究证实HPV疫苗安全有效,HPV疫苗是目前预防子宫颈癌最经济、有效的手段。HPV疫苗在受种者发生初次性行为前接种,可获得最佳保护效果,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建议将9-14岁未发生性行为的女孩列为首要接种人群。

家长带着孩子正在登记。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2.4万人有接种意愿

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所副所长张朱佳子介绍,依据《2025年北京市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民生实事项目接种实施方案》时间安排,本次免费接种,首针接种原则上应在2025年10月底前完成,第二针接种原则上应在2026年4月底前完成。

据了解,各区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接种,“目前部分区已申领并在接种门诊配发了疫苗。本周六开始,一些区开始启动接种。”她说。

这次接种的范围有多大?据介绍,北京市该年龄段女生约3.3万人,其中5.4%接种过HPV疫苗。今年3月底,北京市各学校针对6年级在校女生开展了HPV疫苗免费自愿接种需求调查摸底工作,愿意接种民生实事项目中国产二价HPV疫苗的预计24051人,这一数据也是疫苗采购、接种点人员调配及接种服务安排的关键依据。

在得到学校通知后,学生需要做出是否接种的决定。此次接种采取家长带着孩子前往特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的方式进行,每个学校会给出相应的接种时间。对于因身体原因无法接种的孩子,有补种时间。

医生正在进行HPV疫苗接种工作。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疫苗安全有效性接受全周期把控

在调研时,家长们一方面希望能提高孩子对于疾病的免疫能力,一方面也关注疫苗安全问题。张朱佳子表示,为保证疫苗的安全有效性,疾控部门对疫苗全生命周期进行严格把控。

疫苗在进入市场前必须历经多阶段、大规模的科学验证,只有所有试验数据充分证明其安全性达标、保护效果符合国家标准,才能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上市申请;在审批阶段,监管部门还会对疫苗研发数据、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标准等进行全面审核,通过严格把关确保每一款获批上市的疫苗都具备可靠的安全与保护性能。

在流通环节,采取全链条冷链管理与电子追溯,采用严密的单向不可逆闭环供应链,由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企业)定向供应至各级疾控机构,再由疾控机构根据接种需求分发至具备资质的接种单位,全程杜绝非正规渠道介入,确保疫苗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同时,冷链管理贯穿储存与运输全程,运输环节采用检验合格的专业冷藏车或冷链箱,内置实时温度监控与记录系统,一旦温度超出阈值立即报警,工作人员可及时启动应急措施;对于温度监测记录不符合要求的疫苗,一律不予接收或购进。

今年,北京全市开展了3次疫苗接种培训,以保证接种环节安全。接种人员需具备执业资质并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接种前详细评估受种者健康状况,筛查过敏史、急性疾病期等禁忌症;操作中实行“三查七对一验证”制度,核查受种者健康状态与接种禁忌、疫苗及注射器质量、既往接种记录,核对受种者信息与疫苗的名称、规格、剂量等关键内容,验证疫苗电子追溯码;接种后要求受种者留观30分钟,便于及时处置可能出现的急性不良反应。

在接种启动后,疾控部门将持续监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疫苗效果进行评估。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与报告系统,可实时捕捉接种后出现的发热、局部红肿、过敏等异常反应,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会立即开展调查、评估与规范处置,对严重反应启动应急救治流程。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