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合水县立足资源禀赋,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引进龙头企业、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了一条“产业多元发展、群众稳定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在板桥镇瑶子头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户李义鹏正忙着对黄瓜进行打包。他告诉记者,通过承包经营,错茬种植、错峰上市的方法,每年他的蔬菜销售额都在50万元以上。
李义鹏并非瑶子头村产业发展的个例。近年来,该村通过积极的招商引资策略、精心培养本土种植大户,逐步确立了“村集体+种植大户+群众”的承包经营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不仅促进了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也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如今,瑶子头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经颇具规模,并影响辐射周边270多户农户。村集体经济也因此实现了25万元的稳定年收入,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村民们通过参与产业园的劳务工作,人均年收入增加了1.2万元,这一数字足以彰显产业兴旺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板桥镇瑶子头村党支部副书记董世聪说:“我们现有温室大棚50栋、镀锌钢架大棚260座,目前已形成‘以大户种植为引领、小户种植为补充’的规模化种植格局,同步带动周边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方式实现增收,切实筑牢了村集体与群众‘双增收’的发展根基。”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老城镇牧家沟村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老城镇党建办主任徐茜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牧家沟村锚定乡村振兴目标,将菌菜产业确立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核心引擎。通过创新招商模式,成功引进了庆阳京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驻企业,依托先进的技术,建成现代化黑木耳出口产业园一处,带动了周边百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双赢。
“我的土地以每亩700元的价格租赁给了菌菇基地,我和妻子在基地务工,每天能收入280元,感觉挺好的。”村民张文杰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合水县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个核心,通过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模式,全力扶持设施瓜菜、食用菌种植、奶山羊养殖等多种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合水实践新篇章。
记者 拓翔
总监制:王廷斌
监 制:邱晶晶 张玉峰
责 编:李迪娜
编 辑:赵翔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回望历史,砥砺前行。认真观看纪念大会后,我省各族干部群众激情满怀,纷纷表示将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强大动力,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
这是9月5日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现场拍摄的智能电力巡检设备。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新华社重庆9月8日电(记者赵宇飞、李晓婷)5年来,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从1400余家增长到超5000家,相当于平均约11个小时就有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诞生。正在重庆举行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多条行政处罚信息,工商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建信投资四家金融机构受到行政处罚。其中,华夏银行因相关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被罚8725万元,并对相关责任人处以警告或者罚款。处罚当日,华夏银行回应,对于监管处罚问题,华夏银行高度重视,深入分
【通信产业网讯】9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在辽宁省沈阳市主持召开“十五五”规划部分省区市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调研了解地方“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及“十五五”规划编制思路,听取对“十五五”国家工业和信息化规划编制的意见
浙江联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以“数字驱动”为产业“造血”。结对帮扶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对山村的近7年间,浙江联通以5G赋能农业、以科技激活产业、以直播带动销售,助力这个小山村走出了一条以桃产业为主线的致富路,用数智力量书写了乡村振兴的鲜活答卷。数字搭桥:打通山区共富信息动脉。
新增一批工改项目,推进科技大市场3.0建设,实现技术交易额24.2亿元……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利好消息不断。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深,海曙区正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打造全域创新活力区。海曙区藕池未来智慧园里,今年年初才落地投用的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生产工厂实现“领航者2号”全面量产
为切实消除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碧鸡街道积极响应西山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百日攻坚行动要求,迅速部署、系统推进,多项举措取得显著成效。街道成立由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双挂帅的工作专班,制定专项方案,明确职责与时限,构建“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责任体系,实现8个社区专人督导、包保
远程星瀚G醇氢电动牵引车与远程星际U11M醇氢电动城际客车近日在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下线,标志着呼和浩特市推广发展醇氢生态战略迈出关键一步,为壮大呼和浩特市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整合产业链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与呼和浩特市当地用户签署共计270台醇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