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您这几天感觉怎么样了?我再给您看看吧!”“大叔好,我们又来看您啦……”当晨光洒向大地,唤醒尚在沉睡中的崂山时,有这样一群身穿“红马甲”的人,他们翻山越岭,带着各类便携医疗设备敲开居民的家门,为不便外出就医的患者免费入户诊疗,他们就是崂山区北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21年风雨无阻,7600多个日夜奔忙,作为崂山区第五届道德模范,“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用脚步绘就出2400余位患者的“医疗地图”,筑起一道跨越山海的暖心桥梁。
“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队员为居民诊疗。 北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真的特别感谢‘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的队员,可以说是他们让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提到“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北宅街道河东村居民高阿姨不禁热泪盈眶。高阿姨9岁时生过一场大病,全身关节变形,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丈夫是聋哑人,家里一直靠政府救济维持生计。2008年,高阿姨的双腿被确诊为股骨头坏死,因为无力承担高昂的手术费用,病情恶化后卧床不起,一家的生活变得愈发困难。
陈朔(右)带领居民做保健操。 北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2012年,“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的队员走进了高阿姨家的小院,了解到高阿姨面临的困难后,队员们便风雨无阻,定期上门为高阿姨服务。他们积极为高阿姨联系相关领域的专家诊疗,幸运的是,高阿姨的身体状况符合手术指征,有希望通过手术重新站起来。“高阿姨,您只管安心养病,其他的有我们,您啥都不用愁。”那段日子里,“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队员们的宽慰总是萦绕在高阿姨的耳边。高阿姨分两次接受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后,队员们又忙里忙外照顾,还为她申领了相关补贴,几万元的手术费在“新农合”报销后得到全部减免,让高阿姨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队员为居民检查。 北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这群暖心的“红马甲”,像一束光照进高阿姨的生活,队员们在上门治疗之余,还会主动陪高阿姨聊天解闷,高阿姨的烦心事少了、笑容多了,一点点走出了病痛的阴霾。在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高阿姨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缓解。
此后的12年间,“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队员坚持每个季度定期上门为高阿姨量血压、测血糖,并根据她每个阶段的身体状况进行康复指导。队员们每年还会为高阿姨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心电图、B超检查等项目。如今,高阿姨的生活已基本能够自理,时常能看到她走上街头与邻里谈笑风生的身影。
21年风雨兼程,医者仁心呵护青山绿水。据“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4年成立起,“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便秉持“切实缓解山区困难家庭看病难的问题,使农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国家医改的惠民政策,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的宗旨,免费为辖区地处偏远、行动不便的孤寡、空巢老人提供入户巡诊服务。“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多年如一日地为山区困难群众送医疗、送健康、送温暖,打造了一个个“流动的医务室”。
随着时代的发展,“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正不断涌现出“新生力量”。90后中医主治医师陈朔是土生土长的北宅人,他立志要为家乡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北宅,用所学医术为乡亲们服务。“我是2015年成为一名基层社区大夫的,一开始很多人看我这么年轻,有点不太放心。”陈朔坦言,为了让居民能够信任自己,他曾下了不少功夫。
坐诊时,陈朔总是耐心与每位患者沟通,像对待家人一样,亲切热情地叮嘱护理细节,让每位走进诊室的患者都像来“串门”一样,一方小天地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作为“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的一员,陈朔经常跟随服务队走街串巷,为行动不便的患者针灸理疗。
此前,陈朔接诊了一位饱受“舞蹈症”折磨的患者,这种疾病以全身舞蹈样、不自主运动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也给患者本不宽裕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面对这一挑战,陈朔为患者量身定制了针灸治疗方案,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上门为患者治疗。经过3个月的诊治,患者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可以进行简单的田间劳作,也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
“家门口有这样的好大夫,是我们老百姓的福气。有时候突然感觉腿疼,大中午打电话问小陈大夫能不能帮忙看看,他连饭都顾不上吃就背着包来针灸……”如今,居民提起陈朔便夸赞连连,别看他年纪轻轻,却像“老中医”一样经验丰富。近年来,陈朔共入户巡诊350余人次,参与义诊、健康宣教等特色家医服务100余次。陈朔说:“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是我们的使命。穿上这身‘红马甲’,就是对居民最真切的承诺,需要踏踏实实践行。”
“随着‘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的不断发展,我们在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同时也在不断扩大服务的范围和种类,可以说‘我们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北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刘昌会介绍,2019年起,北宅街道领先全省其他镇街,率先启动健康北宅建设,将“健康北宅”民生兜底和“红马甲”志愿服务相结合,巡诊服务对象由最初的孤寡、空巢老人扩展到低保户、计生困难家庭、失能患者等,巡诊内容也从最初的量血压、测血糖扩增到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和B超、心电图、血液指标检验等。
“除此之外,‘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还在崂山区文明办的号召下,积极参与‘道德榜样在行动’系列活动,通过道德模范事迹宣讲、健康知识讲座以及义诊活动等方式,将健康理念和正能量传递给社区居民。”刘昌会说。
刘昌会告诉记者,2024年,崂山区血液透析中心成立后,“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毫不犹豫地投入力量,为居民就医提供更多便利。“每周一、三、五是患者固定来中心接受透析治疗的日子,有的患者上了年纪或是无人陪护,我们的队员就开车来回接送。队员们早晨6点出门,按照居民提供的地址挨家挨户接上患者,治疗结束再平安送患者回家。每天要往返4次,一年来走过的里程大约在12000公里。无论雨雪风霜,队员们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守护千家万户的健康与平安。”刘昌会说。
今年是“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成立的第21个年头,团队成员也由最初的5人增加到70人。这些年来,“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共组织3840人次入户巡诊,服务患者2400余名;开展专题讲座200余场,受益群众1万余人次。无数温暖人心的瞬间,汇聚成“红马甲”最亮丽的底色。他们用光阴书写着医者的初心,用无畏的脚步守护着每位居民的健康,让优质医疗服务扎根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彰显了新时代的道德榜样力量。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姜丹宁
作为心血管介入医生,经常会遇到患者询问冠脉支架术和药物球囊术有什么区别,下面就给大家做一个科普。冠状动脉支架术和冠状动脉药物球囊术是两种常用的介入治疗技术,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但它们的原理、适用场景和优缺点有所不同。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1.原理与植入物冠脉支架术:通过球囊扩张狭窄血管后,植
鲁网4月3日讯为持续净化社会环境,强化辖区群众反邪意识,切实提升群众识别和抵御邪教的能力,近期济南市公安局历城区分局东风派出所组织警力深入辖区开展反邪教主题宣传活动,全力筑牢辖区安全防护网。活动期间,民辅警深入居民小区、街道等人员密集区域,采取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现场讲解等方式,民警结合典型案例现
你去医院看病时,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无奈:挂号、缴费、拿药都得排长队,一趟下来,时间和精力都被耗尽。如今,西青区推行的“信用就医”模式能高效解决这些烦恼。它依托“海河分”微信小程序,打破传统就医流程,实现“先诊疗、后付费”,患者无需反复排队缴费,大大简化了就医流程,提升看病效率。作为试点单位,西青区中医
中新网山西新闻4月2日电 从60张床位的老牌矿企医院,到太原市率先通过三级医院评审的企业医院,再到新里程健康集团“强省会”战略核心,太原西山医院正以破茧之势向三甲冲刺。这家成立于1956年的三级综合医院,加入新里程健康集团历经改制焕新后,依托“1+N”模式构建“1家总院+2所分院+15个社区卫生服务
在 2025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健委宣布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体重管理。“体重管理”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如何科学、合理地减重?近日,东南网记者走进三明市第一医院、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了采访。多学科协作模式提供全面减重指导“体重管理门诊开设以来,前来
春天百花绽放,花粉漫天飞舞,不少市民纷纷走出户外赏花踏青。此时对过敏体质人群来说极易引发一些疾病。连日来,我区各医院皮肤科和呼吸内科就迎来了不少过敏患者前来就诊。3月31日上午10点,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皮肤科诊室,不时有过敏患者前来就诊,市民秦女士便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每到春天,自己的皮肤就
随着清明节临近,为弘扬优良传统,树立文明祭祀新风,东街社区积极行动,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清明节文明祭祀活动,引导居民以绿色、安全、文明的方式缅怀先人。活动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热情满满,为过往居民发放文明祭祀宣传手册,倡议居民签订“文明祭祀,绿色清明倡议书”,还介绍了多种文明祭祀方式的具体做
3月29日,榆阳区航宇路街道龙洋社区榆溪雅园小区邻里中心正式投用,为居民构建起方便快捷的“15分钟生活圈”。该邻里中心为地上两层建筑,面积共1294平方米,设有社区食堂、便民超市、创意空间等服务场所,开办剪纸、书法、乐器等公益课堂,为小区居民提供了极大的生活便利,特别是满足了“一老一小”群体的精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