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您这几天感觉怎么样了?我再给您看看吧!”“大叔好,我们又来看您啦……”当晨光洒向大地,唤醒尚在沉睡中的崂山时,有这样一群身穿“红马甲”的人,他们翻山越岭,带着各类便携医疗设备敲开居民的家门,为不便外出就医的患者免费入户诊疗,他们就是崂山区北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21年风雨无阻,7600多个日夜奔忙,作为崂山区第五届道德模范,“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用脚步绘就出2400余位患者的“医疗地图”,筑起一道跨越山海的暖心桥梁。
“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队员为居民诊疗。 北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真的特别感谢‘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的队员,可以说是他们让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提到“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北宅街道河东村居民高阿姨不禁热泪盈眶。高阿姨9岁时生过一场大病,全身关节变形,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丈夫是聋哑人,家里一直靠政府救济维持生计。2008年,高阿姨的双腿被确诊为股骨头坏死,因为无力承担高昂的手术费用,病情恶化后卧床不起,一家的生活变得愈发困难。
陈朔(右)带领居民做保健操。 北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2012年,“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的队员走进了高阿姨家的小院,了解到高阿姨面临的困难后,队员们便风雨无阻,定期上门为高阿姨服务。他们积极为高阿姨联系相关领域的专家诊疗,幸运的是,高阿姨的身体状况符合手术指征,有希望通过手术重新站起来。“高阿姨,您只管安心养病,其他的有我们,您啥都不用愁。”那段日子里,“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队员们的宽慰总是萦绕在高阿姨的耳边。高阿姨分两次接受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后,队员们又忙里忙外照顾,还为她申领了相关补贴,几万元的手术费在“新农合”报销后得到全部减免,让高阿姨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队员为居民检查。 北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
这群暖心的“红马甲”,像一束光照进高阿姨的生活,队员们在上门治疗之余,还会主动陪高阿姨聊天解闷,高阿姨的烦心事少了、笑容多了,一点点走出了病痛的阴霾。在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高阿姨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缓解。
此后的12年间,“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队员坚持每个季度定期上门为高阿姨量血压、测血糖,并根据她每个阶段的身体状况进行康复指导。队员们每年还会为高阿姨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心电图、B超检查等项目。如今,高阿姨的生活已基本能够自理,时常能看到她走上街头与邻里谈笑风生的身影。
21年风雨兼程,医者仁心呵护青山绿水。据“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4年成立起,“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便秉持“切实缓解山区困难家庭看病难的问题,使农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国家医改的惠民政策,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的宗旨,免费为辖区地处偏远、行动不便的孤寡、空巢老人提供入户巡诊服务。“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多年如一日地为山区困难群众送医疗、送健康、送温暖,打造了一个个“流动的医务室”。
随着时代的发展,“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正不断涌现出“新生力量”。90后中医主治医师陈朔是土生土长的北宅人,他立志要为家乡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北宅,用所学医术为乡亲们服务。“我是2015年成为一名基层社区大夫的,一开始很多人看我这么年轻,有点不太放心。”陈朔坦言,为了让居民能够信任自己,他曾下了不少功夫。
坐诊时,陈朔总是耐心与每位患者沟通,像对待家人一样,亲切热情地叮嘱护理细节,让每位走进诊室的患者都像来“串门”一样,一方小天地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作为“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的一员,陈朔经常跟随服务队走街串巷,为行动不便的患者针灸理疗。
此前,陈朔接诊了一位饱受“舞蹈症”折磨的患者,这种疾病以全身舞蹈样、不自主运动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也给患者本不宽裕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面对这一挑战,陈朔为患者量身定制了针灸治疗方案,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上门为患者治疗。经过3个月的诊治,患者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可以进行简单的田间劳作,也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
“家门口有这样的好大夫,是我们老百姓的福气。有时候突然感觉腿疼,大中午打电话问小陈大夫能不能帮忙看看,他连饭都顾不上吃就背着包来针灸……”如今,居民提起陈朔便夸赞连连,别看他年纪轻轻,却像“老中医”一样经验丰富。近年来,陈朔共入户巡诊350余人次,参与义诊、健康宣教等特色家医服务100余次。陈朔说:“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是我们的使命。穿上这身‘红马甲’,就是对居民最真切的承诺,需要踏踏实实践行。”
“随着‘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的不断发展,我们在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同时也在不断扩大服务的范围和种类,可以说‘我们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北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刘昌会介绍,2019年起,北宅街道领先全省其他镇街,率先启动健康北宅建设,将“健康北宅”民生兜底和“红马甲”志愿服务相结合,巡诊服务对象由最初的孤寡、空巢老人扩展到低保户、计生困难家庭、失能患者等,巡诊内容也从最初的量血压、测血糖扩增到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和B超、心电图、血液指标检验等。
“除此之外,‘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还在崂山区文明办的号召下,积极参与‘道德榜样在行动’系列活动,通过道德模范事迹宣讲、健康知识讲座以及义诊活动等方式,将健康理念和正能量传递给社区居民。”刘昌会说。
刘昌会告诉记者,2024年,崂山区血液透析中心成立后,“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毫不犹豫地投入力量,为居民就医提供更多便利。“每周一、三、五是患者固定来中心接受透析治疗的日子,有的患者上了年纪或是无人陪护,我们的队员就开车来回接送。队员们早晨6点出门,按照居民提供的地址挨家挨户接上患者,治疗结束再平安送患者回家。每天要往返4次,一年来走过的里程大约在12000公里。无论雨雪风霜,队员们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守护千家万户的健康与平安。”刘昌会说。
今年是“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成立的第21个年头,团队成员也由最初的5人增加到70人。这些年来,“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共组织3840人次入户巡诊,服务患者2400余名;开展专题讲座200余场,受益群众1万余人次。无数温暖人心的瞬间,汇聚成“红马甲”最亮丽的底色。他们用光阴书写着医者的初心,用无畏的脚步守护着每位居民的健康,让优质医疗服务扎根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彰显了新时代的道德榜样力量。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姜丹宁
“成功救回来了!”7月14日下午5时许,刚抵达西藏昌都洛隆县不到24小时的福建泉州援藏医生张聪林,还在与高原反应作抗争,就进行了一场急诊救治:一名被砸伤的当地患者伤势危重,进入休克前期。经过紧张的抢救,患者转危为安。 过去,受自然条件等限制,洛隆县救治创伤重症病例的能力有限。许多危重症病例往往刚送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崔伟)迎峰度夏期间,国网保康县供电公司后坪供电所走进社、村组,开展安全节约用电和“网上国网”推广宣传活动,将贴心服务和科学用电知识送到居民身边。在后坪社区,工作人员热情地向社区居民发放节约用电宣传折页和提示卡片,引导大家养成科学用电习惯。同时重点推广“E起节电”“惠节电”,面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高路仓基新村投保的老房子。杭州试点建立房屋保险制度有了初步成效,就在本周,杭州老旧房屋保险有了首个赔付案例——拱墅区仓基新村48幢,率先出保,对房屋公共区域的钢筋锈胀、混凝土剥落、部分墙体沉降裂缝,进行维修处理。给老房子“投保”,引入保险机制呵护老房子的安全,杭州的这一新做法让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夏婷婷“以前是自己到处打听政策,现在政策直接找到家,真是太好了,这可帮了大忙!”淇县北阳镇小屯村困难群众秦先生激动地说。原来淇县医疗保障局在每月排查异地住院符合医疗救助条件未申请救助的人员时,发现秦先生于今年5月份因患病在异地医院住院,暂未申请医疗救助,随即上门宣讲政
7月18日上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携手振东集团,赴上党区东和乡卫生院开展了“东和无疾·乡村健康预防”义诊活动。此次义诊由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党委书记郝少峰、副院长牛晓红带队,由“第一村医”工作队队员、王婷工作室成员、心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骨科、肾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中医科、眼科、老
猴痘(Mpox),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 MPXV)引起的传染病,人和动物都可能得。从2022年5月开始,猴痘病毒IIb分支悄然将“魔爪”伸出了非洲,并蔓延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此次疫情波及的大部分国家地区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猴痘流行史,因此猴痘病毒引发全世界的
假期伊始,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槐荫青少年们绘制了20余条多彩暑期研学实践路线。7月14日,济南市段店小学的青少年走进槐荫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启一场安全零距离探秘之旅,全方位了解消防工作,深刻体会消防员的责任与担当。消防车及专业装备科普讲解活动伊始,消防员围绕消防车的分类与功能展开系统讲解。现场展示灭
近日,一则由深圳医疗科技企业发布的临床脑机博士后研究员招聘公告引发关注,该职位聚焦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在运动康复与语音重建领域的应用,标志着深圳在神经医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前沿探索迈入新阶段。作为创新之都,深圳将脑机接口列为未来五年重点布局的颠覆性技术领域之一,推动产学研结合与产业化进程,为国家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