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应当在 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具体申请时限和流程如下:
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若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费,发生伤害事故后,工伤职工可以直接到收取保险费的劳动部门认定工伤。
若用人单位没有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申请工伤认定应当向用人单位营业执照登记的住所地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
在建筑行业里,有些用人单位是在一地登记注册,但是在另一地承包工程,这种情况下,申请工伤认定应当到用人单位在本市生产经营地的区县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建议:
用人单位应尽快完成工伤认定申请,避免因错过申请时限而产生不利影响。
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在申请工伤认定时,应确保材料齐全,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申请。
若对工伤认定结果有异议,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近年来,为了缓解育儿压力,各地相继推行育儿假这一福利制度。但现实中,这一福利制度落实情况如何?如果员工因此将企业诉上法庭,法院又会如何判?近日,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法院,就审结了这样一起与育儿假相关的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男子请育儿假不成被扣4天年假据报道,江苏昆山刘先生的孩子于2021年6月出生,其
中新网4月14日电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实施意见要求,到2030年,民政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岗位使用更加合理、评价机制更加科学、激励保障更加有力,规模持续壮大、素质大幅提升、结构不断优化、收入稳定增加,政策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区就业见习工作扩规模、提质量,帮助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16-24周岁的城乡失业青年以及符合条件的留学回国毕业生加强岗位实践锻炼,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尽快实现就业,现面向离石区公开征集就业见习岗位。一、征集范围离石区范围内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
情况通报针对媒体报道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职工张某反映工伤待遇、2024年6月被强制送医治疗等问题,淮南市及淮河能源控股集团高度重视,已成立由市人民检察院、市司法局等多单位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依法依规依纪对相关问题开展全面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回应社会关切。淮南市联合调查组2025年4月5日信息来源:淮
8年合同到期后,如果用人单位不续签,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其计算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工资计算。因此,工作8年的员工可以获得8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在合同到期后没有提前通知员工,还需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即16个月工资。需要注
不加班时,员工的工资按正常工资标准计算。具体来说:平时加班:如果员工在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的150%支付加班工资。休息日加班:如果员工在休息日加班且不能安排补休,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如果员工在法定
生育险公司发放的工资主要是指 生育津贴,而非直接工资。具体发放标准如下:生育津贴:对于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由生育保险基金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工资构成: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构成包括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补贴等货币性收入。法律依据:根据《女职工劳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在离职后,用人单位应当在 三十日内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即解约函。同时,用人单位还需要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因此,劳动者在离职后,通常会在三十天内收到解约函。具体时间可能会因公司内部流程和办事效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