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4月4日电(记者李典、唐成卓)“您好,我想去祭扫,可是我行动不便,子女也不在身边……”74岁的独居老人王先生拨通了吉林省延吉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的惠民热线,向工作人员表达了自己的诉求。
放下电话,工作人员立即对接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免费为老人提供接送服务,并陪着老人完成了祭扫。“我只打了一个电话,就有人来接我去祭扫,满足了自己的心愿。”王先生写了一封信表达谢意。
这个清明节,吉林省多地积极推广祭扫新方式。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以一束鲜花代替纸灰飞扬,用云端寄语替代鞭炮轰鸣。
净碑、敬供、献花、鞠躬……来自长春市殡葬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刚刚帮助长春市民张女士完成了代祭扫服务,并全程录制了视频。“今年是开设代祭扫服务的第三年,每年人数都在递增,我们希望以‘信使’的身份,传递家属的一份思念与情感。”长春市殡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于盛波说。
吉林市江南陵园精心打造“追思墙”,通过“时空信箱”“丝带寄哀思”等形式,满足多样化祭祀需求,并同步升级“互联网+祭祀服务”,利用线上献花、点蜡烛、撰写寄语等数字化手段,实现跨越时空的情感寄托。
与绿树常伴,与青山共眠。在辽源市,一场公益树葬让47名逝者入土为安。在树葬现场,当地邀请书法家为逝者家属书写相思,家属既可以选择带走这份珍贵的纪念,也可以将其放入可降解骨灰罐旁一同埋入树下。
人们在现场为逝去的亲人选择一个刻有表达哀思短句的木牌,并在背面写上了自己的追思,用麻绳挂在树枝上,以此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这片静谧的地方,种下思念,这里环境优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位前来参加树葬的市民为亲人写下一段寄语。
图为吉林省辽源市公益树葬纪念园纪念碑。新华社发
“家里还有几位逝去的亲人都通过树葬的方式安葬在这里,每年为他们送上鲜花,不仅环保,而且看到树木,觉得这是逝者生命延续的另一种方式。”辽源市民张先生对记者说。
今年清明节是辽源市举行的第39届树葬活动,辽源市公益树葬纪念园作为省内第一家公益树葬纪念园,自投入使用以来,采取不留坟头、以树代碑、骨灰自然降解的生态安葬形式,实行定期集中安葬、免费安葬的政策,目前累计安葬逝者1436位。辽源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曾小娟表示,公益树葬不仅可减轻殡葬负担,还体现出回归自然的绿色殡葬观念。
近年来,吉林省积极推行节地生态安葬,鼓励更多市民选择绿色环保的殡葬方式,推出树葬、花坛葬、草坪葬、海葬等公益生态葬式,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生态安葬需求。
8月12日下午,历时24小时,行程1800多公里,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驱车送四川宜宾的邹某回到家乡。由于这名男子有精神疾病,无法说出自己身份信息,民政部门对他施行“站外托养”。13年来,他一直住在定点医院,每天定时服药、吃饭,早已把医院当成“家”。最终,工作人员通过DNA比对,联系到他的家人。流浪
#网评石家庄入选城市GDP50强名单 近年来,石家庄市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强产业于根基、优环境于市场、增活力于创新,持续激发城市发展动能,凭借强劲的发展势头跃升“城市GDP50强”行列!这份殊荣的背后,是城市综合实力的显著跃升——产业布局科学合理,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发展的活
增加公共停车位供给是我市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举措今年 我市将建成公共充电桩3500个截止上半年全市已建成公(专)用充电桩2320个完成年度任务的66%超额完成上半年任务记者走进我市首个“光储充换检”综合示范大功率充电站——大明宫MetroPark,看到多家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入驻,建成超级充电桩50余
摩根商业街游人如织8月的夜晚,华灯初上,千年古城南阳在暮色中舒展画卷。府衙小吃街升腾的烟火气、摩根商业街涌动的人潮、万悦城广场洋溢的亲子欢笑声,共同勾勒出一幅“璀璨不夜城”的生动图景。这座正在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古城,正以夜经济为支点,撬动消费升级,激活城市活力。连日来,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一组组
日本右翼政治人物石原慎太郎曾经大放厥词,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编造的谎言”。8月8日,日本前国脚本田圭佑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此类言论,并且说:“我也这么认为。”本田圭佑的表态引起了日本国内外网友的极大愤慨,许多网友在评论里给本田圭佑推荐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书籍和资料,让他看过之后再发表评论。在看到诸多网友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新中国成立之初,他们从自己的工作岗位神秘消失,他们去了哪里,在做什么......人民日报记者带你一起探访这个曾经的绝密禁地——中国原子城。(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近日,备受瞩目的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河南省省赛在郑州航空港区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比赛结果正式揭晓。本次大赛吸引了河南、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多省的660支参赛队伍、超2000名青少年发明家齐聚一堂,共同开启创新征程。此次大赛得到了淮滨县委和教体局的高度重视,领导亲临现场进行指导,为同学们加油
按照呼和浩特市政府有关要求,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呼和浩特市医疗机构遗体停放处置规范管理办法》。该办法以《呼和浩特市殡葬管理条例》为指导,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主要包括4章21条,办法明确了以下5方面内容:一是医疗机构太平间负责接收和暂时保管在本院死亡的遗体,院外死亡的遗体由家属或公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