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视频 | 临近端午,阳东人的龙舟DNA又动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1:05:00    

临近端午,阳东人的龙舟DNA又动了

临近端午,龙舟鼓响,广东人的龙舟DNA又动了。阳东也不例外,连日来,那龙河畔不时传来铿锵鼓点,浪花飞溅处壮丁们挥汗如雨,为即将到来的端午龙舟赛做最后的冲刺训练。

据悉,今年阳东传统龙舟赛将于5月29日至31日(农历五月初三至初五)在那龙河北惯段举行。这项延续百年的民俗盛事,在去年首次迎来官方统一办赛,并以其独特的魅力点燃了全区人民的热情。今年,赛事再次吸引了东城镇、北惯镇17支龙舟队同河竞渡,期待届时再为市民、游客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村龙”文化盛宴。

段一

新龙舟骏水

5月13日,笔者来到东城镇端陶村,村口处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原来当天是端陶村新龙舟骏水的日子,临近几个要好的村庄都来为其庆贺。

对端陶村民来说,这是一场重要的盛会,村民从头天深夜就开始准备骏水庆典。

凌晨4点,经过祭祀祈福、“旺龙”、点睛、采青等环节,壮丁们依序登上龙船,在振奋人心的鼓点声中,“唤醒”沉睡的新龙船,正式开启它的征程。

“新龙舟骏水是个很重要的日子,要选好良辰吉日。另外这一天还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大家都要说好话,不准刨锅等等。”村干部谭举林划龙船20多年了,现在已经退居二线全力为村里龙舟队壮丁们做好后勤保障。

谭举林介绍,端陶村以谭姓为主,自他有印象以来村里就有划龙舟的习俗,算来至少有百余年的历史。

今年端陶村参加龙舟赛的队员共有80多位,其中60多位主力,20多位替补。队员年龄主要集中在20至45岁之间,其中经验最丰富的队员已拥有近30年的龙舟赛龄,最年轻的“00后”队员则是今年首次上船参赛。

“每年到划龙舟的时候,村里的壮丁几乎都会参与这项运动,外出工作的壮丁很多都请假回来参赛,回来晚的还抢不到船位。”端陶村龙舟队队长谭传周笑道。

谭国康就是例子。2003年出生的谭国康,一直在东北当兵。去年因假期短暂仅返乡一周,遗憾错过了龙舟队选拔。今年,他精心规划,将全年假期集中调配,获得了20天的宝贵假期,终于成功入选了今年的龙舟队,实现了多年夙愿。

作为龙舟队新人,谭国康还有一个心愿:用最好的成绩接好父亲的“最后一棒”。据他介绍,他父亲今年是最后一次参加“村龙”比赛了,受父亲影响,谭国康兄弟俩从小就对划龙舟充满热情。如今,他每天早早来到训练场,与父亲和队友们刻苦训练,在激昂的鼓点中开启自己的龙舟征程。

谭国康父子。雷怡婷 摄

翻开队长谭传周的朋友圈,几乎每天都记录着近段时间村里龙舟训练等内容,其中有个片段让人不禁动容——夜晚的河边,村里小男孩们有模有样地在龙船上训练。谭传周的配文写到:后生可畏,每晚等我们训练中间休息就到位。

小小“后生仔”利用队员们休息空隙练习划龙舟。谭传周供图

“看到后生们也喜欢龙舟,并且越来越多年轻后生参与其中成为主力,将村里的龙舟文化传承下去,我们感到很欣慰。”谭举林也感慨道。

正如谭举林所说,端陶“村龙”的队伍中有的是自家兄弟,有的是父子,一代代端陶人共同用手中的船桨,在翻涌的浪花中续写着属于他们的“龙舟故事”。

段二

祖孙三代“龙舟情”

36岁的谭传钦是今年端陶村龙舟队主力之一,每年这个时候,他都要抽出时间回到村里进行赛前训练。谭传钦的父亲谭支形今年59岁;祖父谭开方,今年92岁,二人都拥有近30年的龙船赛龄。

提起龙船,祖孙三代人共同的记忆都是从小看着划龙船长大,每到龙舟赛临近,他们的心情如同泛起阵阵涟漪的那龙河水一般。

谭传钦祖孙三人都是或曾是龙舟队员。雷怡婷 摄

“那时候的龙船没有现在这么漂亮,但鼓声一响,整条村的人都往河边跑。”回忆起村里旧时的龙船,92岁的谭开方眼睛里明显闪着光。

父亲谭支形自划龙船以来就一直担任鼓手。当年他还是十八九岁的后生仔,看到村口放着鼓,就好奇地上去敲打。一来二去,村里人见他打得不错,就推举他做了鼓手。“鼓手要掌握节奏,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敲快,什么时候敲慢。这都是很有讲究的。”谭支形早几年前便已退居二线,在这之前,他就已经在带新的鼓手,如今每逢训练日,只要有时间他仍会坐在岸边看“后生仔”训练,时而闭眼聆听,时而出声指点。

谭传钦则清楚地记得,上小学时和同伴相约逃课去看龙舟赛。“那时候端午节学校只放一天假,可龙舟赛要连着热闹好几天。”他笑着说,几个孩子趁着午休时间溜出校门,一路小跑着往河边赶。沿岸追着龙舟奔跑时,他们喊得嗓子都哑了,比船上的队员还要兴奋。

龙舟竞渡的血脉在谭传钦祖孙间一直延续着。和谭传钦他们家一样,“龙舟”二字,已经刻进了端陶村以及那龙河沿线村庄的村民基因里,成了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这种刻在骨子里的传承,或许就是阳东龙舟文化最动人的部分。

沿岸观看挤满了观看的群众。雷怡婷 摄

段三

“冲冠军!为村争光”

阳东龙舟有自身的特色,龙舟船身较长,龙头向前伸展,向下俯首,每艘龙舟都有包括锣鼓手、桡手在内的60多名船员,主要由各村的壮年人组成。

各龙舟队以姓氏、村落进行组建,一些龙舟队以本村宗姓为主,参与人员均为同宗同姓,如林屋龙舟队、利屋龙舟队;个别具有多个姓氏的村则以村落为主,参与人员都来自于同一个村庄。这样的组建方法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只要到端午节,大家自觉出钱出力,积极参与龙舟赛。

根据传统,其他村龙舟队来访拜埠头时,本村龙舟队要盛情迎接和欢送。当天,金村、利屋村等四条龙舟队先后来到端陶村庆祝其新龙舟骏水。每条龙舟队进村、出村时,端陶的壮丁们都划着龙舟先行开路,以震天的呐喊与擂鼓,向远道而来的兄弟龙舟队致以最诚挚的敬意与最热烈的欢迎。

根据传统,其他村龙舟队来访拜埠头时,本村龙舟队要盛情迎接和欢送。端陶村正在欢送兄弟村龙舟。雷怡婷 摄

端陶村欢送兄弟队时,双方进行了一场友谊赛。黄林 摄

当天的龙舟饭也出现了阳江人办喜事必不可少的咸圆子。兄弟船前来道贺时,人人吃一碗咸香可口的咸圆子,在热气腾腾的美食中传递着村落间最质朴的情谊。

“新龙舟更灵活、轻巧,坐上新龙舟的心情也不一样,划起来特别带劲。”谭传周介绍,他们最早在2月底就开始训练了,进入5月份训练频率更高。他们村的训练分为体力恢复、强度提升、长距离+加速、冲刺等四个阶段,目前已经是最后冲刺阶段。

和一些村不同的是,端陶村龙舟队并没有从外面聘请教练,而是在村里“龙舟高手”的带领下有序进行。据介绍,端陶村有很多“龙舟高手”,其中不少人是阳江市龙舟俱乐部成员,他们经常外出参赛,代表阳江获得过多次国内、国际龙舟赛奖项。

谭传周就是其中一个,这些年每逢扒龙船季,就有市内外别的龙船队请他去,但他通常都没去。背后的原因无非是:为家乡而战!

前些年,政府没有统一办赛时,沿那龙河畔20余条村从初一到初五自发集结在那龙河上,自由约赛。“所谓的自由约赛,没有起点和终点,两队随时准备好了,随时划。就是划个开心,划个尽兴。”阳东区龙舟协会秘书长,资深“龙舟迷”利文成介绍,去年阳东区首次由官方统一举办传统龙舟赛,全区人民对此热情高涨。今年,各村龙舟队伍更是摩拳擦掌,蓄势待发。

当被问及比赛目标时,端陶村几乎全体队员都异口同声地喊出了同一个目标:“冲冠军!”

然而当记者问到“得了冠军有什么大奖吗”的时候,大家都摆摆手,“没什么大奖,主要是兄弟们团结一致为村争光就很高兴。”

诚然,“为村争光”这种朴素的情怀正是阳东“村龙”的独特魅力所在。它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承载着村民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与集体荣誉。当数十支船桨同时划破水面,划动的不仅是比赛的名次,更是一个村落世代相传的精神图腾。

当天中午,借着新龙舟骏水的好日子,壮丁们一起合影留念。合影时,全体队员一遍遍齐声高喊着:“端陶必胜!”一旁的谭举林和岸边观看的群众纷纷拍手,随声附和道:“端陶必胜!”欢呼声中,谭举林转头对记者说道:“瞧,我们村的壮丁多有精神!”

端陶村壮丁们齐声高喊:“端陶必胜!” 钟声摄

彼时,新龙舟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红光,船头雕刻的龙头威风凛凛,龙须飞扬,栩栩如生。壮丁们整齐划一的动作、震天的呐喊,与岸边群众热烈的欢呼交织在一起,让整个村庄都沸腾了。一个村的精气神和凝聚力也在此时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无论身在何处,只要龙舟鼓响起,全体村民的心便紧紧连在了一起……

南方+记者 黄林

视频:雷怡婷 黄林(部分素材来源 钟盛)

【作者】 黄林;雷怡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