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端午,阳东人的龙舟DNA又动了
临近端午,龙舟鼓响,广东人的龙舟DNA又动了。阳东也不例外,连日来,那龙河畔不时传来铿锵鼓点,浪花飞溅处壮丁们挥汗如雨,为即将到来的端午龙舟赛做最后的冲刺训练。
据悉,今年阳东传统龙舟赛将于5月29日至31日(农历五月初三至初五)在那龙河北惯段举行。这项延续百年的民俗盛事,在去年首次迎来官方统一办赛,并以其独特的魅力点燃了全区人民的热情。今年,赛事再次吸引了东城镇、北惯镇17支龙舟队同河竞渡,期待届时再为市民、游客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村龙”文化盛宴。
段一
新龙舟骏水
5月13日,笔者来到东城镇端陶村,村口处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原来当天是端陶村新龙舟骏水的日子,临近几个要好的村庄都来为其庆贺。
对端陶村民来说,这是一场重要的盛会,村民从头天深夜就开始准备骏水庆典。
凌晨4点,经过祭祀祈福、“旺龙”、点睛、采青等环节,壮丁们依序登上龙船,在振奋人心的鼓点声中,“唤醒”沉睡的新龙船,正式开启它的征程。
“新龙舟骏水是个很重要的日子,要选好良辰吉日。另外这一天还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大家都要说好话,不准刨锅等等。”村干部谭举林划龙船20多年了,现在已经退居二线全力为村里龙舟队壮丁们做好后勤保障。
谭举林介绍,端陶村以谭姓为主,自他有印象以来村里就有划龙舟的习俗,算来至少有百余年的历史。
今年端陶村参加龙舟赛的队员共有80多位,其中60多位主力,20多位替补。队员年龄主要集中在20至45岁之间,其中经验最丰富的队员已拥有近30年的龙舟赛龄,最年轻的“00后”队员则是今年首次上船参赛。
“每年到划龙舟的时候,村里的壮丁几乎都会参与这项运动,外出工作的壮丁很多都请假回来参赛,回来晚的还抢不到船位。”端陶村龙舟队队长谭传周笑道。
谭国康就是例子。2003年出生的谭国康,一直在东北当兵。去年因假期短暂仅返乡一周,遗憾错过了龙舟队选拔。今年,他精心规划,将全年假期集中调配,获得了20天的宝贵假期,终于成功入选了今年的龙舟队,实现了多年夙愿。
作为龙舟队新人,谭国康还有一个心愿:用最好的成绩接好父亲的“最后一棒”。据他介绍,他父亲今年是最后一次参加“村龙”比赛了,受父亲影响,谭国康兄弟俩从小就对划龙舟充满热情。如今,他每天早早来到训练场,与父亲和队友们刻苦训练,在激昂的鼓点中开启自己的龙舟征程。
谭国康父子。雷怡婷 摄
翻开队长谭传周的朋友圈,几乎每天都记录着近段时间村里龙舟训练等内容,其中有个片段让人不禁动容——夜晚的河边,村里小男孩们有模有样地在龙船上训练。谭传周的配文写到:后生可畏,每晚等我们训练中间休息就到位。
小小“后生仔”利用队员们休息空隙练习划龙舟。谭传周供图
“看到后生们也喜欢龙舟,并且越来越多年轻后生参与其中成为主力,将村里的龙舟文化传承下去,我们感到很欣慰。”谭举林也感慨道。
正如谭举林所说,端陶“村龙”的队伍中有的是自家兄弟,有的是父子,一代代端陶人共同用手中的船桨,在翻涌的浪花中续写着属于他们的“龙舟故事”。
段二
祖孙三代“龙舟情”
36岁的谭传钦是今年端陶村龙舟队主力之一,每年这个时候,他都要抽出时间回到村里进行赛前训练。谭传钦的父亲谭支形今年59岁;祖父谭开方,今年92岁,二人都拥有近30年的龙船赛龄。
提起龙船,祖孙三代人共同的记忆都是从小看着划龙船长大,每到龙舟赛临近,他们的心情如同泛起阵阵涟漪的那龙河水一般。
谭传钦祖孙三人都是或曾是龙舟队员。雷怡婷 摄
“那时候的龙船没有现在这么漂亮,但鼓声一响,整条村的人都往河边跑。”回忆起村里旧时的龙船,92岁的谭开方眼睛里明显闪着光。
父亲谭支形自划龙船以来就一直担任鼓手。当年他还是十八九岁的后生仔,看到村口放着鼓,就好奇地上去敲打。一来二去,村里人见他打得不错,就推举他做了鼓手。“鼓手要掌握节奏,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敲快,什么时候敲慢。这都是很有讲究的。”谭支形早几年前便已退居二线,在这之前,他就已经在带新的鼓手,如今每逢训练日,只要有时间他仍会坐在岸边看“后生仔”训练,时而闭眼聆听,时而出声指点。
谭传钦则清楚地记得,上小学时和同伴相约逃课去看龙舟赛。“那时候端午节学校只放一天假,可龙舟赛要连着热闹好几天。”他笑着说,几个孩子趁着午休时间溜出校门,一路小跑着往河边赶。沿岸追着龙舟奔跑时,他们喊得嗓子都哑了,比船上的队员还要兴奋。
龙舟竞渡的血脉在谭传钦祖孙间一直延续着。和谭传钦他们家一样,“龙舟”二字,已经刻进了端陶村以及那龙河沿线村庄的村民基因里,成了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这种刻在骨子里的传承,或许就是阳东龙舟文化最动人的部分。
沿岸观看挤满了观看的群众。雷怡婷 摄
段三
“冲冠军!为村争光”
阳东龙舟有自身的特色,龙舟船身较长,龙头向前伸展,向下俯首,每艘龙舟都有包括锣鼓手、桡手在内的60多名船员,主要由各村的壮年人组成。
各龙舟队以姓氏、村落进行组建,一些龙舟队以本村宗姓为主,参与人员均为同宗同姓,如林屋龙舟队、利屋龙舟队;个别具有多个姓氏的村则以村落为主,参与人员都来自于同一个村庄。这样的组建方法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只要到端午节,大家自觉出钱出力,积极参与龙舟赛。
根据传统,其他村龙舟队来访拜埠头时,本村龙舟队要盛情迎接和欢送。当天,金村、利屋村等四条龙舟队先后来到端陶村庆祝其新龙舟骏水。每条龙舟队进村、出村时,端陶的壮丁们都划着龙舟先行开路,以震天的呐喊与擂鼓,向远道而来的兄弟龙舟队致以最诚挚的敬意与最热烈的欢迎。
根据传统,其他村龙舟队来访拜埠头时,本村龙舟队要盛情迎接和欢送。端陶村正在欢送兄弟村龙舟。雷怡婷 摄
端陶村欢送兄弟队时,双方进行了一场友谊赛。黄林 摄
当天的龙舟饭也出现了阳江人办喜事必不可少的咸圆子。兄弟船前来道贺时,人人吃一碗咸香可口的咸圆子,在热气腾腾的美食中传递着村落间最质朴的情谊。
“新龙舟更灵活、轻巧,坐上新龙舟的心情也不一样,划起来特别带劲。”谭传周介绍,他们最早在2月底就开始训练了,进入5月份训练频率更高。他们村的训练分为体力恢复、强度提升、长距离+加速、冲刺等四个阶段,目前已经是最后冲刺阶段。
和一些村不同的是,端陶村龙舟队并没有从外面聘请教练,而是在村里“龙舟高手”的带领下有序进行。据介绍,端陶村有很多“龙舟高手”,其中不少人是阳江市龙舟俱乐部成员,他们经常外出参赛,代表阳江获得过多次国内、国际龙舟赛奖项。
谭传周就是其中一个,这些年每逢扒龙船季,就有市内外别的龙船队请他去,但他通常都没去。背后的原因无非是:为家乡而战!
前些年,政府没有统一办赛时,沿那龙河畔20余条村从初一到初五自发集结在那龙河上,自由约赛。“所谓的自由约赛,没有起点和终点,两队随时准备好了,随时划。就是划个开心,划个尽兴。”阳东区龙舟协会秘书长,资深“龙舟迷”利文成介绍,去年阳东区首次由官方统一举办传统龙舟赛,全区人民对此热情高涨。今年,各村龙舟队伍更是摩拳擦掌,蓄势待发。
当被问及比赛目标时,端陶村几乎全体队员都异口同声地喊出了同一个目标:“冲冠军!”
然而当记者问到“得了冠军有什么大奖吗”的时候,大家都摆摆手,“没什么大奖,主要是兄弟们团结一致为村争光就很高兴。”
诚然,“为村争光”这种朴素的情怀正是阳东“村龙”的独特魅力所在。它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承载着村民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与集体荣誉。当数十支船桨同时划破水面,划动的不仅是比赛的名次,更是一个村落世代相传的精神图腾。
当天中午,借着新龙舟骏水的好日子,壮丁们一起合影留念。合影时,全体队员一遍遍齐声高喊着:“端陶必胜!”一旁的谭举林和岸边观看的群众纷纷拍手,随声附和道:“端陶必胜!”欢呼声中,谭举林转头对记者说道:“瞧,我们村的壮丁多有精神!”
端陶村壮丁们齐声高喊:“端陶必胜!” 钟声摄
彼时,新龙舟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红光,船头雕刻的龙头威风凛凛,龙须飞扬,栩栩如生。壮丁们整齐划一的动作、震天的呐喊,与岸边群众热烈的欢呼交织在一起,让整个村庄都沸腾了。一个村的精气神和凝聚力也在此时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无论身在何处,只要龙舟鼓响起,全体村民的心便紧紧连在了一起……
南方+记者 黄林
视频:雷怡婷 黄林(部分素材来源 钟盛)
【作者】 黄林;雷怡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临近端午,阳东人的龙舟DNA又动了临近端午,龙舟鼓响,广东人的龙舟DNA又动了。阳东也不例外,连日来,那龙河畔不时传来铿锵鼓点,浪花飞溅处壮丁们挥汗如雨,为即将到来的端午龙舟赛做最后的冲刺训练。据悉,今年阳东传统龙舟赛将于5月29日至31日(农历五月初三至初五)在那龙河北惯段举行。这项延续百年的民俗
“四月八,龙船透底挖。”5月5日是农历四月初八,广州多地“起龙”,龙船“重出江湖”。【起龙】泮塘400多岁“老龙”出水5月5日是农历四月初八。“四月八,龙船透底挖。”当日,荔湾泮塘起龙仪式在西关永庆坊旅游区(荔枝湾景区)举行。在岭南水乡,有一套关于端午龙船的完整仪式链,包括起龙、采青、赛龙、藏龙、散
4月22日,仙桃市杨林尾镇革新村卫生室,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66岁的向怀新翻出一摞账本。“王*明,5元;李*道,25元;王*海,350元……”从几元到几百元,一页页泛黄的账本写得密密麻麻。今年,是向怀新行医的第47个年头。他写下的诊断处方笺能装几麻袋,也攒下村民看病赊欠的近十万元账本。“雨天没带伞
4月25日清晨,牂牁江面还氤氲着薄雾,牂牁江镇半坡村的水果基地里,严强已经带着工人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十多个工人穿梭在樱桃林里,采摘着一颗颗饱满圆润的樱桃。“今天,我们要采摘已经订购好的500多斤樱桃,为了保障樱桃新鲜,下午就得送去市里。”严强说。严强告诉记者,最近随着樱桃成熟,不少游客选择入园采摘的
五一黄金周首日,一场水上版“速度与激情”盛宴即将在南海九江沙头火热上演。F3佛山龙超(南海冠军赛)暨2025九江镇“沙头商会杯”五人龙舟锦标赛于5月1日12:00正式开赛,超100支龙舟队伍展开30公里水上马拉松角逐,为市民游客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此次赛事作为佛山极具影响力的龙舟盛事,素有“水上马拉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走进乡村看振兴】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杜沁璐勾勒线条、点涂油彩……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达尼村的绿泽画院内,游客陈文馨正在画院老师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地创作着一幅“春日山景图”。俯瞰达尼村。徐升宇摄/光明图片“听闻这里有个画家村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谢文彬 陈平成)在乡村振兴的宏大篇章中,江永县桃川镇六十工村正以独特的发展路径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路畅橙香”成为这个村庄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道路交通的改善与夏橙产业的兴旺相互促进,为六十工村的繁荣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曾经,六十工村的交通状况较为落后,狭窄崎岖的村道不仅给
暮春时节,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以下简称“经济区”)小碧乡马寨村,村“两委”干部带领数十位村民,忙着在撂荒地上种植黑皮花生。马寨村“两委”干部带领村民在撂荒地上种植黑皮花生。“早在去年,我们就试种了10亩黑皮花生,发现其亩产量和收益都远超预期后,今年经村委会集体商议,决定在撂荒地上规模化种植1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