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雁塔融媒】
粽叶飘香,童心飞扬。当“端午”遇上“六一”,粽叶的清香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雁塔区各社区巧妙融合传统节日与儿童节元素,举办了一系列充满创意与活力的庆祝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的节日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童趣端阳集
5月27日,杜城街道融创宸院社区的童心市集热闹开场。一顶顶彩虹帐篷串联起的童心市集,宛如一幅充满童趣的现代“清明上河图”。市集中的小摊主们化身创意达人,将闲置玩具仔细分类标价,亲手绘制的促销海报萌趣十足。“恐龙战队半价出击!”“买贴纸送香囊”等吸睛标语随处可见。八岁的乐乐在自己的摊位前热情推销着自制黏土龙舟,凭借“买一送一讲故事”的独特营销策略,不仅成功售出五件作品,更一举摘得“销售冠军”头衔,在实践中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亲眼见证了孩子的成长,家长李女士感慨地说:“昨晚在家,孩子反复练习推销话术,今天把数学课学的找零计算用得炉火纯青,这种亲身实践比课本教学更鲜活!”
闻香品端午
端午前夕,小寨路街道育华社区将陕西历史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员请进社区,通过“讲座+实践”的沉浸式体验,让“一老一小”在馥郁芬芳中触摸中华文明的脉搏。
从本土香料的起源到香文化的演变,再到端午香囊所蕴含的民俗智慧,讲解员以生动的语言,引领大家穿越历史长河,探索中国香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闻香识物”环节中,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辨识沉香、丁香、艾草等香料,感受它们独特的香气与背后的文化寓意。活动还设置了香囊制作环节,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一针一线地把传统文化气韵与节日的祝福一同缝入香囊之中。
温情游园会
5月29日,杜城街道省直机关三爻社区在小区里设12个趣味点位,邀请老人和孩子共同参与游玩打卡活动。小区里“投五毒”靶前孩子屏气瞄准,“旱地龙舟”上选手们喊着口号协力向前,“活字印刷”区老人手把手教孩子拓印“端午安康”。做香包时小女孩往绣囊里塞满艾草:“这样就不会有蚊虫啦!”每完成一项游戏,志愿者便在集章卡上盖下“龙舟”“粽子”等特色印章。
集满章的家庭围在兑奖处,捧着五彩绳、卡通贴纸笑眼弯弯。趣味游戏让传统民俗与现代亲子互动碰撞出欢乐火花,印章里藏着的不仅是奖品,更是双节里满满的亲子温情与文化体验。
本文来自【雁塔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暑假是孩子们能尽情撒欢儿、享受户外活动的欢乐时光。但这个阶段也是儿童运动损伤的高发期。夏季白昼时间长,孩子们户外活动增多,受伤概率相应增加;同时,旺盛的生长发育使得骨骺在这一时期更为活跃,也更易受到损伤。易发生损伤的危险场景1、“生活伤”是儿童骨折最常见的形式 。约53%的骨折出现在家庭生活场景中
“多亏社区帮忙协调,这下水堵了好几天,终于解决了!”8月16日,黑石礁街道西南路社区龙门街24号居民看着疏通工人作业不住称赞。此前,由于附近龙门街26号、28号、30号楼下水井堵塞,污水由高差墙渗漏外溢到龙门街24号楼前,影响周边96套住房51户常住居民的正常生活,由于所涉及楼院属于无物业弃管楼,
近日,烟台市自然博物馆迎来一年中最火热的参观季,入馆观展游客突破8786人次,创下开馆至今的最高客流纪录。历经亿万年岁月洗礼的展品与“文旅打卡”激情碰撞,深入浅出的讲座与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擦出火花,贴心服务与便民设施更润物无声,一座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最美滨海博物馆”,就此破圈。特色展览绽放异彩,
日前,渝北区兴隆镇政府结合群众实际需求,通过“宣传扇+手册”组合形式,将防诈知识融入日常消暑用品中。村居干部、网格员、志愿者走村入户开展上门宣传,通过赶集日在社区广场开展集中宣传,既为群众送去清凉,又筑牢了反诈“防火墙”。一是实用与宣传相结合。定制印有“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谨记六个凡是”等标语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1日讯(通讯员 龙诗)7月18日上午,天心区青园街道康园社区联合湖南省美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富兴嘉城小区党群服务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索科学奥秘,点燃创新火花”古法造纸实践活动。20余名社区青少年在社工的带领下,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入探索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智慧与科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7月18日,国网怀化供电公司的“爸爸妈妈团”走进麻阳文昌新村村部暑期托管点,开展儿童安全用电宣传活动,为托管点内60余名孩子送上了一份特殊的“安全大礼包”。据了解,文昌新村大部分青壮年在外务工,村里多为留守老人和儿童。暑假期间,为防止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或发生意外,村里集中“托管”6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李林 周雪)为筑牢高温防护网,守护一线工作者的健康,7月14日,武汉经开区湘口街道绿荫路社区依托“户外爱心驿站”,精心组织开展“爱心驿站送清凉,安全知识全覆盖”主题活动,用贴心服务为高温下的坚守者送去阵阵清凉。图为:环卫工人在工作间隙走进驿站饮用绿豆汤。“快进来歇歇脚,
本报讯 记者徐刚报道 7月10日,盘锦市西安学校的校园里锣鼓喧天,笑语飞扬。50名身着彩衣的孩子踩着高跷,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中贤的指导下,时而迈着稳健的步伐,时而做出俏皮的亮相动作——这是盘锦“上口子高跷秧歌”非遗课堂的日常训练场景。这项有着三百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通过一群平均年龄仅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