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搭乘‘传承号’疍家渔船,我们的旅程开始了!”咸水歌声韵悠扬,科创小发明奇思妙想,创意咸茶香气四溢,AI作品引人入胜,一个个灵动跳跃的疍家符号闪亮登场……4月17日,深圳市盐田区盐港小学三年级学生以“寻秘疍家·水上文化奇妙探险”为主题的非遗项目式学习成果汇报活动圆满落幕。
本次项目式学习中,不同学科的老师倾力合作,这场历时一个半月的探究实践,以创新教育模式点燃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更以丰富的成果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对文化传承的担当。
项目驱动:从课堂到生活,非遗传承立体化
疍家人“以海为伴,以船为家,以渔为业”的独特生活方式,在盐田港湾传承了300多年,是本土文化中重要的记忆点。如何让小学生理解这份“水上乡愁”?盐港小学的老师们打破传统课堂边界,以“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成立探究小组:“如何探寻有趣的疍家足迹?让消失的渔耕智慧得到创意传承?”孩子们化身“传承小使者”,走访了盐田疍家村落,采访非遗传承人苏玉莲,体验传统的“扒龙船”,亲手制作美味疍家汤圆,更在盐田疍家文化展馆的旧船屋与老渔网间触摸历史温度。
“苏奶奶,你们是用什么固定船只的?”“船在水面上摇晃着,晚上怎么睡得着?”“你们在船上是怎么确定方位的?”“遇到大风大浪怎么办?”在疍家渔村的会客厅里,学生们带着精心准备的20余个问题,用普通话和客家话轮流向老疍民们提问。
面对孩子们真挚的眼神,74岁的疍家咸水歌传承人苏玉莲笑着用夹杂着方言的普通话一一解答:“大风大浪的天气我们就不出海了,老一辈人会看天象、看云、看蜻蜓。”听力不太好的老村支书李天送,总是在认真看完孩子们写在本子上的问题,再用方言耐心回答:“我们以前很苦的,没有土地,只能在海上漂泊,是共产党为我们建立了渔村,大家才上岸,有了现在的房屋住。船上的生活很艰苦,每天从早到晚地干活,累了倒下就能睡着,顾不上摇晃了。”
等工作人员用普通话转换之后,孩子们详细地记录在本子上。苏玉莲现场即兴教授了疍家咸水歌,会说客家话的黄嘉琪,一字一句跟着吟唱,这一跨时空对话的场景,成为项目式学习中最动人的画面。
主动探究:从观察到创造,学习真正“动”起来
项目式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释放。语文组吴玲瑜老师带着孩子们探秘咸茶中的气味密码,黄友强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解码疍家文化符号,郭林丹老师则启发孩子们解读咸水歌中的词韵,最后共创原创歌谣《盐港小学晒书谣》;
在数学老师冯靖雅的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对比—实验—设计,运用空间感知、数据分析和几何运用等数学思维感知海上生存密码;美术组石瑾颖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制作AR文创明信片;信息组王润昕老师指导学生,用智能编程技术创意记录疍家足迹;班主任郭璐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探寻船屋里的生活密码,在科学实验中领悟千百年的渔耕智慧和海洋文化密码。
疍家鱼贴画传承人毛永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体验鱼拓技艺,在墨胶与画纸间传递古老的美育哲学。盐田区街道文化站负责咸水歌非遗项目的刘晶茜老师,以一曲《欢乐渔歌唱不停》,带学生们领略“水上诗经”咸水谣的美妙音韵。
多元展评:从体验到传播,文化自信“立”起来
成果汇报当天,学校的科创教室变身疍家文化博览馆,从悠扬的童声咸水歌起航,到自制简易版“日晷”,时间刻度仿佛穿越了时空;咸茶展示区飘来阵阵香气,学生巧手烹制的疍家特色咸茶让来宾们赞不绝口;AR明信片使疍家符号动起来,引起了众人的围观;在信息技术展区,线上疍家文化博物馆在孩子们的编程创意中活灵活现。
“采访笔记里记着疍民们有他们的智慧,看天象、看蜻蜓、看云朵;他们也有着我们不能理解的苦难和顽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如果能把这些用故事传承,小朋友们一定能喜欢。于是我和妈妈借助AI人工智能,创编了疍家故事,这是会说话的绘本故事,老师们可以用手机扫码听一听。”学生辛诚指着展板上的故事卡和二维码,向大家介绍。
“这个项目呈现了积极、活跃、围绕着目标有逻辑展开实践的特点。项目展示了一种可能,或者激发了我的兴趣:我们从有效实践中发现一些对孩子们进行遗产教育的创新方法,以应对充满变化、强调韧性、渴望和平的未来世界并延续我们的‘家园’。”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遗产”周刊主编、高级编辑、博士生导师齐欣看了项目的介绍后表示,这个项目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机会,并寄望这个项目的后续,能借鉴遗产传播的一些方法,实现真实的传承。
据介绍,该项目得到了深圳市盐田区教科院的全程指导,盐田街道和社区的全力协助,盐田区疍家文化促进会的倾力相助,以及盐港小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深圳市盐田区教科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陈尚宝高度评价此次活动,“疍家文化项目通过‘非遗+科创’的融合路径实现了创新性突破,其成果不仅体现了文化传承的深度活化,更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非遗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孩子们的成果汇报展,给了我很多新思路,疍家文化的传承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深圳市盐田区疍家文化促进会会长石家骏也为孩子们点赞。
据悉,盐港小学创办于1952年,前身“渔民小学”就是疍家人的学校,渔村很多老疍民,包括石会长都是盐港小学的校友,从这里出发,该校将持续推进疍家非遗项目,形成“非遗+”课程体系,联动大湾区学校共建水上文化研学链,让更多孩子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创新者。
采写:南都记者 谢粤蕾 通讯员 郭璐
“欢迎搭乘‘传承号’疍家渔船,我们的旅程开始了!”咸水歌声韵悠扬,科创小发明奇思妙想,创意咸茶香气四溢,AI作品引人入胜,一个个灵动跳跃的疍家符号闪亮登场……4月17日,深圳市盐田区盐港小学三年级学生以“寻秘疍家·水上文化奇妙探险”为主题的非遗项目式学习成果汇报活动圆满落幕。本次项目式学习中,不同学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宇峰4月18日,一场由深圳市龙岗区科技创新局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承办的“零租筑巢,孵育新机——龙岗区科技创新‘零租空间’进高校”活动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邀请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校师生、孵化器运营单位代表等共计约1
4月19日,渝中区孩有天使公益服务中心“渝好关爱·儿童朋友圈”主题活动在生态实践基地开展,孩子们通过蒙眼穿梭、自然游戏、科学测量等多元环节,在自然场景中体验协作乐趣,构建温暖社交联结。活动以“蒙眼穿梭”拉开序幕,孩子们沿绳结路线闭眼感知空间,通过触觉、听觉辨别方向。摘下眼罩后,围坐分享探索感受,在轻
【名片】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毗邻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街区以商业、居住、旅游、文化等复合功能为主,是一条具有浓郁的中西合璧建筑文化和典型闽商文化特色的风情街。这里还“藏”着全国首个“福”文化主题街区。时下榕城,春光正好春风,吹过闽江北岸到了令人流连忘返的苍霞美食、行人、街市走进苍霞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徜徉
4月18日,由郑州市二七区纪委监委、中铁中产置业公司纪委、中铁七局郑州公司纪委主办的“监企共建扬清风 汇聚廉力促发展”廉洁文化主题活动在郑州市中铁·泰和里街区成功举办。活动伊始,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了廉洁文化书画展、汝阳刘毛笔博物馆等,感受中华非遗文化。随后,廉洁文化主题会演拉开序幕,由郑州市二七区纪委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需要大力推动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力量”,蹚出富有
为展示济南城市崭新风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推介济南文旅资源,4月18日,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这一站,济南”2025文旅美图大赛征稿启事。2024年济南文旅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摄影/王海波一、赛事安排(一)征稿时间:2025年4月至2025年10月15日(二)作品展播:2025年5月至2025年
中新网天津4月18日电 题:“老师今天真像我们的阿帕”——“00后”支教女孩的新疆情缘作者 王君妍 陈亚桥 李凯昆仑山巅的晨雾还未散尽,于田县第二中学的操场上已经传来琅琅书声。三年级的热比亚踮起脚尖,把一顶维吾尔族小花帽轻轻戴在杨婉迪头上,“老师今天真像我们的阿帕(妈妈)!”图为学生为杨婉迪写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