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榆林佳县雷家沟村蔬菜大棚种出好“钱”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4:20:00    

一场春雨过后,位于佳县螅镇雷家沟村山头的5座蔬菜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4月12日早上,天还没亮,孙塞龙和工人们将成熟的蔬菜采收好,然后打包装车,为赶着抢“鲜”上市,独自一人往榆林市场运送,中午过后便急匆匆地回来,顾不上休息,又一头扎进了租来的“一亩三分地”。

“像这样忙碌的日子一周至少有两次,虽然累一点,感觉很开心。这些蔬菜是我的命根子,我要把最新鲜的蔬菜第一时间送到消费者的手中,服务好广大市民的餐桌。”孙塞龙斩钉截铁地说。

连日来,走进温室大棚,豆角、葫芦、辣椒等蔬菜长势喜人、绿意盎然,沉甸甸的果实掩映其中,工人们忙着管护和采收,一派繁忙景象。

提起孙塞龙,打过交道的人无不称赞。她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佳县人,大山里的“女汉子”,高中毕业后,在外面闯荡多年,练就了吃苦耐劳、敢想敢干的性子。2024年,一次偶然的回乡,萌生了农村创业的念头,经过考察后,索性承包了雷家沟村温室大棚。

说干就干,当年5月就投入生产运营。“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口感与营养健康,高品质蔬菜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孙塞龙说,一亩温室顶十亩田,引入精准的水肥管理系统,以发酵后的羊粪、牛粪为有机肥料,严格把控施肥时间节点,精准供应养分,不仅有效减少人工成本,更显著提升蔬菜产量,保留了纯正的“小时候的味道”,实现经济效益与品质的双重提升。

大棚蔬菜的产量非常可观,主要销往榆林蔬菜批发商、农贸市场以及企业,市场行情紧俏,根本不愁卖,孙塞龙赚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以前在榆林给别人打工,现在回老家给自己打工信心更足了。我的大棚蔬菜品质优良,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销量持续攀升。一年下来挣个十二、三万没问题,感觉挺知足的。”孙塞龙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2019年,雷家沟村积极向上争取产业资金,实施了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大棚蔬菜种植初期,我和村书记、承包人多次奔赴山东寿光等地取经,邀请本地土专家指导蔬菜管理,学习先进种植模式,推动大棚蔬菜产业发展。”多年扎根基层的雷家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孙佳龙看着与自己一同成长起来的蔬菜大棚感慨地说:“如今蔬菜大棚发展势头强劲,多年来的驻村值了,将把更多农户镶嵌在产业链上,让更多人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助力乡村振兴。”

谈及下一步打算时,孙塞龙若有所思,准备扩大种植品种和规模,积极探索更好的种植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新鲜、多样的蔬菜选择。同时,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实现农户家门口务工,让农户的“钱袋子”也鼓起来。

近年来,佳县瞄准“菜篮子”经济,积极引导农户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等方式,大力发展以大棚种植为主的高效农业、特色产业,并采用订单种植、村企联销等多渠道保障产销,不断丰富广大消费者的“菜篮子”“果盘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康亮亮)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