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金艾琳
一季度营业收入18.04亿元,同比增加38%;2025年3月底,该集团实现利润总额5.02亿元,同比增长237%。
这是2025年一季度,中国河南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国际集团”)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这家扎根中原业务却深耕全球的省管企业,在复杂国际经贸环境中实现了逆势增长。“开门红”的背后,企业有哪些“走出去”的战略密码?来看顶端新闻记者的采访。
【运营转变】
企业出海3.0时代,开展本土化运营
在非洲的东南部和西部,人们总愿意把河南国际集团称之为“CHICO”。河南国际集团坦桑尼亚公司办公室主任游涤凡告诉顶端新闻记者,即便没有身着工装,当地人看到中国面孔,也总会问一问:“你是不是‘CHICO’的员工?”
如此高的海外品牌力,源于河南国际集团在当地多年的深耕。
1983年,河南国际集团成立,是全省“走出去”最早、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跨国公司。涵盖国际工程承包、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国际物流贸易等发展方向的河南国际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常驻机构,成功实施了850多个国际工程项目,其中包括几内亚博凯铝土矿开发等重大项目。
四十年来,河南国际集团在非洲、亚洲的合同额突破1500亿元,创造当地就业超100万人次。
如果说“借船出海”是企业出海模式的1.0版本,那么本土化运营则是企业出海3.0时代的重要体现。当下的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相比于十多年前单纯依靠低价竞争,更看重企业的全周期运维和履约能力。
如今,河南国际集团常驻境外中方人员1500人,直接聘用当地员工却有上万人。春节期间,上千名中方人员奋战在境外项目一线,“拼”进度、“抢”工期、“赶”生产,全力以赴拼抢“开门红”。
此外,河南国际集团的“集团领导包干制”也让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有了新的突破。
这个制度,要求对在建工程项目包干到人,加强对项目全周期、全要素、全生命考核力度。同时结合项目进展情况,定期视频调度项目进度,研判分析解决困难和问题,督导完成项目变更、追加、索赔、账单结算等工作,全力推动项目建设。2025年3月底,河南国际集团实现利润总额5.02亿元,同比增长237%。
【角色转变】
实现国际综合服务供应商的蜕变
正是这种长周期价值经营理念,也让河南国际集团实现了从国际工程承包商向国际综合服务供应商的转变。
为确保集团矿业板块的产业链上的发展,河南国际集团近几年进行了思路上的转变。
面对铝土矿物流贸易“卡脖子”问题,河南国际集团开展了几内亚自有物流港口建设,一期建设预计在今年6月30日建成并投入运营。河南国际集团几内亚公司港口建设项目经理郭丁丁告诉记者,该港口项目将同步推进二期建设,二期设计规模2000万吨/年,预计2026年6月建成投入运营。上述负责人提到,几内亚内河港口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将打造中原出海物流新通道,成为河南省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货运枢纽重要支点,助力河南通江达海再提速。
此外,河南国际集团开拓新能源业务,几内亚5号营地光伏项目已经落地。
在矿产资源开发中,河南国际集团一体推进智慧矿山和二次回采扩产,以此来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与此同时,河南国际集团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增储矿产行动,聚焦关键资源和目标矿种,加大对几内亚欧亚资源目标矿权的获取力度,持续提升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
在一系列提质提效行动背后,河南国际集团开始发挥桥梁优势,在国际物流贸易板块稳中有进。
据了解,河南国际集团发挥香港、海南平台公司区位优势,主动对接河南省产业发展所需,丰富国际贸易业态,积极推动咖啡豆和铝矿石落地河南,服务保障河南省产业链发展。2025年一季度,河南国际集团累计装船回运高品位矿石252万吨,自主贸易销售117万吨,进口非洲乌干达咖啡豆62吨。
【模式转变】
构建合作共赢生态
不仅是2025年第一季度的“开门红”,回看河南国际集团近几年的业绩,也足够稳健。
相比于沿海沿边省份,在不靠海、不临江、不沿边的河南,成长出河南国际集团合作集团这样一家企业,并且需要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下站得稳、立得住,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它究竟依靠什么?
河南国际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伟表示,河南国际集团“站得稳”体现了河南国际集团在国内外市场的稳健发展和全球视野下的市场开拓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河南国际集团深知,构建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实现长久发展的关键。在资源开发、技术支持和文化交流等领域深化合作,以共赢促发展,以信任赢未来,与国内外伙伴共同拓展市场,成为全球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以“利比里亚铁矿项目”为例,河南国际集团利比里亚公司副总经理张振提到,河南国际集团、中国宝武资源、中非基金,三方合作在资金、技术和资源上的优势互补,创新了“多赢”合作模式。
此外,依托河南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河南国际集团为省内企业“走出去”搭建桥梁,支持中铁七局、中水电十一局等企业在非洲项目中建立长期合作,带动三一重工、中国重汽等国产设备进入国际市场。每年河南国际集团带动中国设备和材料出口超3亿元,助力中原乃至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张伟提到,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河南国际集团坚持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积极布局东盟、中亚、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组建成立迪拜公司、老挝公司、哈萨克斯坦办事处,打造河南省在非洲、东盟、中亚桥头堡,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协调出海、共同发展,助力河南省加速打造国际国内双循环支点。
【目标】
建设河南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2025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大力度推动高水平开放。培育壮大外贸新动能,新增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000家以上。
作为“豫企出海”排头兵,对于未来发展目标,河南国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南国际集团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通过结构调整、布局优化、转型升级和核心价值创造,加大对外合作力度,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实现规模、效益的高速增长和资源、资本的布局优化。到2030年,实现营业收入、资产规模突破500亿元,推动1至2家二级公司上市,建设成为具有河南特色、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下一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赋予河南国际集团集团‘建设全省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的使命任务,重点围绕‘1+6+N’新出海战略,助力国际国内双循环。”张伟表示,河南国际集团将建立豫非海上物流新通道,构建国际贸易大平台,助力河南省由“内陆腹地”变身“开放高地”。
当下的河南国际集团,不再是“修路架桥”的承包商。这家“不靠海”的企业,也正在为企业出海提供模式和途径。当单一的优势逐渐褪去,唯有角色、模式、运营的转变,才能真正形成竞争力。
文|斑马消费 沈庹张小泉在去年完成二代接班后,经营逐渐向好,去年前三季度业绩大增8成以上。但更大的风险,正在底层翻涌。交棒不久,张国标、张樟生兄弟的富春资本系债务危机随即拉开帷幕。包括张小泉集团在内,多家企业融资逾期事件蔓延,如今窟窿越来越大。张氏兄弟双双被限高、成为被执行人,富春资本系核心控股平
去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积极推动各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并实施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有效激发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内部活力。为进一步广泛调动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积极性,应急管理部近期选取并公布了5起
咸宁网讯 记者见博、通讯员张敏报道:4月1日,我市召开“当好支点建设生力军,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系列主题第七场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就我市打造中部地区重要交通物流节点工作进展进行汇报。据悉,“十四五”以来,我市交通投资年平均增速超过30%,2024年完成投资123.9亿
本报北京4月2日电 (记者林丽鹂)记者2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4月15日起正式实施,对集中用餐单位、单位食堂、承包经营企业、供餐单位,从责任分配、风险防控机制、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和任职要求、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市场监管总
今年首批从北京迁移至雄安新区的央企二级子公司之一新兴公司落户雄安新区河北日报讯(记者李畅)日前,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中国新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兴公司”)完成从北京迁移至雄安新区的登记工作,成为今年首批从北京迁移至雄安新区的央企二级子公司之一。据悉,新兴公司曾承建京西宾
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刘泰山) 4月2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经专家评审,上海市等9个城市以及30个项目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记者注意到,入选的项目中有3个来自成都,分别是“两区三中心”智能车网互动试点项目、“交能融合”虚拟电厂
德恩精工正在打破传统制造模式,迈向智能制造时代。甄植林摄日前,国家工信部正式公示“2024年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优秀典型案例”名单,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恩精工”)凭借“云智造模式下的通用零部件行业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项目上榜,成为四川省6家上榜企业之一。这家位于青神县的国家级专精特
来源:格隆汇APP格隆汇4月2日丨宝色股份(300402.SZ)公布,公司于近日参与了陕西有色天宏瑞科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天瑞公司”)“年产800吨硅基电子特气制备充装项目压力容器”的公开招标,根据中标结果公示情况,确定公司为中标人,中标金额为698万元,公司拟与其签订中标项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