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IPO折戟,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荷花”)转战港交所。4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新荷花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不过这次选择的是港交所。然而,新荷花的上市之路并不顺畅,多次冲击资本市场失败的背后,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中药饮片带量采购扩容,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新荷花多次因质量问题登上国家药监局通报名单,最近一次是在6个月前。
毛利率下滑
新荷花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四川成都,是规模较大的中药饮片产品供应商之一,按2023年中药饮片产品收入计算,在中国排名第2位。公司主营产品包括毒性饮片、普通饮片,业务不仅遍布中国境内大部分省份,还拓展到越南、马来西亚等海外地区。
招股书显示,新荷花销售4900种规格的饮片产品。报告期内(2022—2024年),其普通饮片收入占比保持在83%以上,毒性饮片的销售收入则在13.8%—16.8%。从财务数据来看,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新荷花收入分别约为7.8亿元、11.46亿元、12.49亿元,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0.77亿元、1.04亿元和0.89亿元。2024年收入增长约9%,净利润却同比下降14.42%,增收不增利的问题凸显。
不仅如此,新荷花的毛利率也在近几年一路走低,从2022年的21.1%降至2024年的17.1%。其中,毒性饮片的毛利率下滑尤为显著,从2022年的29.7%降至2024年的19.1%,三年内降幅超过10个百分点。新荷花解释称,主要原因是向医疗贸易公司及药店的销售占比增加,而这些客户类型由于市场竞争,利润率通常较低。同时,若干主要品种原材料成本的波动也对毛利率产生了影响。
回顾新荷花的IPO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早在2010年,新荷花就首次申报IPO,冲刺创业板。2012年创业板首次IPO过会后,却因员工举报财务造假,证监会终止了其首发上市核准审查。据举报信内容,新荷花存在与主要客户协定,由关联方将大额资金汇入主要客户账户,再由客户将款项汇入新荷花账户,新荷花开出发票但不向客户发货的虚假交易行为,举报称其70%的销售额和营业收入是通过虚假交易、内部交易炮制的。
举报信指出,新荷花当时只有3000平方米左右的厂房,年产能和产值只有4000万—5000万元,而公司年收入却达到3亿元左右,其中约2亿元为虚假交易的结果。尽管时任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否认了举报内容,但此次事件仍给新荷花的上市之路蒙上了阴影。
2020年,新荷花重整旗鼓,再次冲刺创业板。不过,在深交所的问询中,“举报门”旧事重提。此次,新荷花与保荐人又主动撤回申请,给出的理由包括上市计划调整、前次申报期间核心产品竞争力较弱,以及考虑到上市后对公司核心竞争力、客户稳定性、内部控制及经营业绩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实际控制人认为压力较大。
2023年10月,新荷花在四川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计划再次冲击资本市场,然而,2024年4月又自愿终止辅导备案。直至今年4月,转向港股递交招股书,试图在香港资本市场寻求突破。
偿债能力面临考验
IPO屡次失利,新荷花为何这么执着资本市场?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联系新荷花方面进行采访,但对方以“不接受任何采访”作为回应。
从新荷花的现金流状况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线索。记者注意到,2024年新荷花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6.7万元,而同期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高达5.58亿元,占营收比例44.7%,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延长,加剧了资金压力,面对1.62亿元的银行借款,偿债能力面临考验。
医药投资人士朱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新荷花在经营方面也存在一些隐忧。中药饮片行业本身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上游种植产业中药原药材价格波动大,这直接影响到中药饮片的售价及成本。从新荷花自身来看,尽管其在中药饮片领域占据一定市场地位,但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对普通饮片和少数毒性饮片的依赖程度较高。一旦这些主要产品的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或者原材料供应出现问题,公司的经营业绩将受到显著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中药饮片带量采购是大趋势。据新荷花披露,2023年5月,山东等15个省份结成省际联盟,带量采购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中药饮片21个品种;2024年,带量采购计划扩大至45种及几乎覆盖所有省份。
集采也对中药饮片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尽管新荷花拥有国家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种植基地,但公司却多次因产品不合格登上药监局通报名单。
2017年2月,当时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检测出新荷花等企业生产的28批次板蓝根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性状、含量测定;2019年,山东省药监局通告称新荷花2019年生产的紫苏子(炒)质量不符合规定,对不合格产品已采取查封、扣押、暂停销售、产品召回等控制措施;最近的一次在2024年10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2024年第47号),经河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院检验,新荷花生产的4批次红花不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项目为含量测定。
新荷花此次冲击港股IPO,是其上市征程中的又一次尝试。然而,过往的财务造假质疑、业绩增长的隐忧以及行业面临的不确定性等问题,都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资本市场向来严苛,新荷花能否如愿成功登陆港股,仍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
在国货回潮的今天,许多老字号品牌正经历一场“逆生长”。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的经典护肤品牌“万紫千红”,曾是几代人记忆中的“国民雪花膏”,如今却频频出现在年轻人的购物清单里。从铁盒包装的经典款到联名国潮的爆款,这家老字号如何焕发新活力?让我们走进企业一探究竟。经典传承:一盒雪花膏里的时代记忆走进万紫千红的
近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执行及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更多详情,小布丁带你看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已在1个月内全部落地实施5月7日央行宣布了一揽子共10项货币政策措施。●数量上,综合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大中长期流动性支持。●价格上,注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下,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有生力量,承载着创新发展与促进经济稳定的重任,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美年健康凭借其在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领域的深厚积累与亿级健康大数据的规模发展,近日正式推出专为中小型企业定制的团体意外保障方案——“美企保”。该产品基于亿级规模的健康
7月14日,A股三大指数早盘涨跌不一,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涨0.43%,深证成指跌0.23%,创业板指跌0.74%;北证50涨0.46%。沪深两市成交额约9722.79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缩量约439.37亿元。截至午盘,全市场2687只股票上涨、2530只股票下跌,其中58只涨停、9只跌停。板块
观点网讯:7月11日,圆通速递股份有限公司宣布202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结果。本次发行的中期票据简称为“25圆通速递MTN001”,代码为“102582821”,期限为3年,起息日为2025年7月11日,计划发行总额与实际发行总额均为5亿元人民币,发行利率为1.98%。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本
文 | 光子星球隔壁阿里Qwen3刷新模型记录,字节豆包全家桶打折甩卖。资本和市场就像两个无形的手,让大模型六小虎们(月之暗面、智谱AI、MiniMax、阶跃星辰、百川智能、零一万物)不敢再沉寂下去。智谱宣布获得浦东创投集团和张江集团联合10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并开源新一代视觉语言大模型GLM-4
顶端新闻记者 杨雪情/文 宋亚猛 时硕 李思翰 宋若旻/图在媒体融合的路上,南太湖号如何来做运营?7月3日,“端”上干货——2025主流媒体客户端顶端交流会现场,浙江省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科技研发部副主任汪书杰从用户运营、产品运营和数据运营方面进行了分享。以用户运营实现拉新促活。汪书杰表示,以用户思维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维生素产品生产企业新和成(002001.SZ)业绩持续增长。7月1日晚间,新和成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3亿元至37.5亿元,同比增长50%至70%。报告期内,营养品板块主要产品销售数量、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增长,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