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IPO折戟,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荷花”)转战港交所。4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新荷花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不过这次选择的是港交所。然而,新荷花的上市之路并不顺畅,多次冲击资本市场失败的背后,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中药饮片带量采购扩容,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新荷花多次因质量问题登上国家药监局通报名单,最近一次是在6个月前。
毛利率下滑
新荷花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四川成都,是规模较大的中药饮片产品供应商之一,按2023年中药饮片产品收入计算,在中国排名第2位。公司主营产品包括毒性饮片、普通饮片,业务不仅遍布中国境内大部分省份,还拓展到越南、马来西亚等海外地区。
招股书显示,新荷花销售4900种规格的饮片产品。报告期内(2022—2024年),其普通饮片收入占比保持在83%以上,毒性饮片的销售收入则在13.8%—16.8%。从财务数据来看,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新荷花收入分别约为7.8亿元、11.46亿元、12.49亿元,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0.77亿元、1.04亿元和0.89亿元。2024年收入增长约9%,净利润却同比下降14.42%,增收不增利的问题凸显。
不仅如此,新荷花的毛利率也在近几年一路走低,从2022年的21.1%降至2024年的17.1%。其中,毒性饮片的毛利率下滑尤为显著,从2022年的29.7%降至2024年的19.1%,三年内降幅超过10个百分点。新荷花解释称,主要原因是向医疗贸易公司及药店的销售占比增加,而这些客户类型由于市场竞争,利润率通常较低。同时,若干主要品种原材料成本的波动也对毛利率产生了影响。
回顾新荷花的IPO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早在2010年,新荷花就首次申报IPO,冲刺创业板。2012年创业板首次IPO过会后,却因员工举报财务造假,证监会终止了其首发上市核准审查。据举报信内容,新荷花存在与主要客户协定,由关联方将大额资金汇入主要客户账户,再由客户将款项汇入新荷花账户,新荷花开出发票但不向客户发货的虚假交易行为,举报称其70%的销售额和营业收入是通过虚假交易、内部交易炮制的。
举报信指出,新荷花当时只有3000平方米左右的厂房,年产能和产值只有4000万—5000万元,而公司年收入却达到3亿元左右,其中约2亿元为虚假交易的结果。尽管时任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否认了举报内容,但此次事件仍给新荷花的上市之路蒙上了阴影。
2020年,新荷花重整旗鼓,再次冲刺创业板。不过,在深交所的问询中,“举报门”旧事重提。此次,新荷花与保荐人又主动撤回申请,给出的理由包括上市计划调整、前次申报期间核心产品竞争力较弱,以及考虑到上市后对公司核心竞争力、客户稳定性、内部控制及经营业绩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实际控制人认为压力较大。
2023年10月,新荷花在四川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计划再次冲击资本市场,然而,2024年4月又自愿终止辅导备案。直至今年4月,转向港股递交招股书,试图在香港资本市场寻求突破。
偿债能力面临考验
IPO屡次失利,新荷花为何这么执着资本市场?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联系新荷花方面进行采访,但对方以“不接受任何采访”作为回应。
从新荷花的现金流状况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线索。记者注意到,2024年新荷花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6.7万元,而同期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高达5.58亿元,占营收比例44.7%,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延长,加剧了资金压力,面对1.62亿元的银行借款,偿债能力面临考验。
医药投资人士朱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新荷花在经营方面也存在一些隐忧。中药饮片行业本身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上游种植产业中药原药材价格波动大,这直接影响到中药饮片的售价及成本。从新荷花自身来看,尽管其在中药饮片领域占据一定市场地位,但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对普通饮片和少数毒性饮片的依赖程度较高。一旦这些主要产品的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或者原材料供应出现问题,公司的经营业绩将受到显著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中药饮片带量采购是大趋势。据新荷花披露,2023年5月,山东等15个省份结成省际联盟,带量采购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中药饮片21个品种;2024年,带量采购计划扩大至45种及几乎覆盖所有省份。
集采也对中药饮片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尽管新荷花拥有国家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种植基地,但公司却多次因产品不合格登上药监局通报名单。
2017年2月,当时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检测出新荷花等企业生产的28批次板蓝根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性状、含量测定;2019年,山东省药监局通告称新荷花2019年生产的紫苏子(炒)质量不符合规定,对不合格产品已采取查封、扣押、暂停销售、产品召回等控制措施;最近的一次在2024年10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2024年第47号),经河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院检验,新荷花生产的4批次红花不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项目为含量测定。
新荷花此次冲击港股IPO,是其上市征程中的又一次尝试。然而,过往的财务造假质疑、业绩增长的隐忧以及行业面临的不确定性等问题,都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资本市场向来严苛,新荷花能否如愿成功登陆港股,仍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
8月的最后一周,半导体行业热度不减,多家头部公司的关键性并购屡见报端——芯原股份、中芯国际、华虹公司等,多是耳熟能详的名字。其中,芯原股份宣布筹划收购RISC-V CPU IP企业芯来智融的全部或控股权。东吴证券研报称,此次收购将助力芯原股份补全CPU IP能力,强化全栈布局。民生证券也认为,这是国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摄影【企业故事】8月30日星期六,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材科技”)的办公室里,该公司副总经理周友正在研究完善一项新的激励政策,其核心点在于提升技术研发团队分享先进产品效益。“鼓励创新,激励要跟上。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奖、利润提成等多种方式,让研
低利率环境下,中国银行的全球化业务布局、非息收入占比高的比较优势正在可比同业中持续凸显,带动营业收入增速成为国有大行中最高。8月29日,中行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收3294亿元,同比增长3.61%。实现税后利润1261亿元、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176亿元,同比保持平稳
今天(8月29日),在吴江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孙道寻当选吴江区人民政府区长。孙道寻7月15日,苏州市吴江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任命孙道寻为吴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并决定孙道寻代理区长职务。公开简历显示,孙道寻生于1981年11月,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200
央广网北京8月27日消息(记者 冯方)8月26日,招商基金宣布,谭智勇即日起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自5月钟文岳回归、接任总经理职务以来,招商基金核心管理团队加速重构,5月、6月接连提拔了四位副总经理级高管。随着“招商系”老将谭智勇26日正式就任,招商基金的新领导班子已逐渐清晰。8月26日,招商基金发布
净利连亏三年后,三孚新科(688359)2025年半年度业绩表现也不理想。8月26日,三孚新科发布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约-2231.05万元,同比增亏。另外,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约3290.37万元,同比下降12.71%;公司上半年销售费用约3075.47万元,同比增长26.
工业引擎全速轰鸣,重点项目攻坚正酣。1—7月,包头市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交出“亮眼答卷”。全市411个工业重点项目总投资达4394亿元,360个开复工项目以971亿元的投资实效掀起攻坚热潮。当下的包头,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挂图作战”的执行力,让工业发展的脉搏在项目建设的热潮中强劲跳动。在旗县区“
来源:新浪财经8月22日,李宁有限公司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半年,李宁公司实现收入达148.2亿元,同比上升3.3%。上半年,李宁公司毛利为74.1亿元,同比上升2.5%,整体毛利率为50.0%,净利润为17.4亿元,净利率为11.7%。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李宁公司透露,截至上半年李宁大货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