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捞舆 | 把消费贷拉出“内卷”旋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21:54:00    

很多媒体用“刹车”,来形容消费贷利率的最新调整。

据业内消息,按照要求,从4月1日起,叠加优惠券后的消费贷利率水平均不得低于3%这一标准,利率短期内也不会再下调。

在此之前一段时间,各家银行之间疯狂“卷”消费贷利率的消息引人注目,例如宁波银行的某贷款业务叠加优惠券后,利率低至年化2.49%。此轮调整前,大部分银行的最低消费利率都已降至“2时代”。

这种“内卷”被称为“带刺狂奔”。

“狂奔”一方面是响应政策号召。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上限从30万元提升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上限从20万元提高到30万元;贷款期限由5年延长至7年。随后,多家银行迅速跟进,先后调整消费贷额度及期限,利率也直接朝“2字头”卷了起来。

一方面是自身需求驱动。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个人住房贷款增长乏力,消费贷逐步成为各家银行发力的重点。以利率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本质上还是银行之间的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差异化业务。

“刺”就是金融风险。

银行开门做生意,必须保持一定的利润才能正常运转。这个利润就是净息差。据报道,2024年第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1.52%,降至历史低点。如果消费利率在“2时代”继续内卷下探,势必离“1.8%”的净息差“警戒线”越来越远,这是风险之一。

随着消费贷规模的扩大,不良贷款率累计的风险也在提升。据报道,不完全统计,开年以来截至3月17日,银行共发布个人经营贷及消费贷未偿本息总额226.44亿元。3月26日,渤海银行发布的2024年经营业绩报告显示,其个人消费类贷款的不良率已经从4.44%暴涨到了12.37%。

消费贷的资金用途,则是第三个风险点。当前首套房贷平均利率约为3.3%,二套房利率则普遍在3.8%以上,与“2字头”的消费贷相比存在明显“倒挂”。这种情况下,“消费贷置换房贷”,资金流向楼市、股市等不确定性都会加大。

回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通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风险可控前提”是绕不过去的硬杠杠。此番及时刹车,是对“风险可控”的再次强调。

刹车也是对此前“政策鼓励进行贷款置换”等类似解读的澄清,合规仍然是红线和底线。

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这也是整治“内卷式”竞争的一环。

这和近日国家发改委对汽车行业的“反内卷”逻辑一致。对很多人来说,“把价格打下来”是消费者的福音。但殊不知,不顾成本牺牲利润卷价格的竞争法,最终会让消费者和整个行业付出代价。

如果现在的价格内卷让人“身在此山中”无法看清的话,20年前,中国摩托车“折戟”东南亚则是非常清晰的案例。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摩托车曾风靡东南亚,并一度将日系品牌逼到市场边缘。统计显示,当时中国摩托车的市占率高达90%。但由于国内品牌竞相涌入,价格内斗愈演愈烈,导致价格完全背离成本,也违背市场规律,最终质量随着价格一起下滑,失了人心,也丢了市场。

从90%到如今仅为1%左右的警示,提醒着各行各业“反内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回到金融行业,消费贷低利率紧急刹车,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必要之举,也是对中央层面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贯彻执行。

当下,既要通过政策工具刺激内需,又要防范金融空转风险,如何平衡,考验着决策者智慧。但底线和红线是清晰的,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各行各业触碰不得。

(大众新闻记者 熊苗)

“捞舆工作室”投稿邮箱

dzrbplb2016@163.com

真诚期待您的来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