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邢台日报】
中医专家详解三伏天养生
本报讯(记者尚子琪)7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三伏天养生”新闻发布会,由市中医医院医生分享中医养生智慧,帮助市民群众安然度过酷暑,保持身心健康。
今年三伏天为7月20日至8月18日,历时30天,是一年中最热、湿气最盛的时期。专家建议,应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暴晒,外出戴帽、备藿香正气水。空调温度不低于26℃,避免直面风口,出汗后别急着冲冷水澡。晨起或傍晚可在阴凉处散步,让身体微微出汗,帮助排湿,但忌大汗淋漓。
关于三伏天作息饮食,专家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6至7点起床,午间可小憩15到30分钟。饮食应以清补为基本原则,少吃酸性食物,减少油腻刺激食物摄入,避免食用寒凉食物。针对夏季出汗多,身体水分和电解质流失严重等问题,可食用绿豆汤、冬瓜荷叶汤缓解暑湿困脾、津液损耗。日常可按摩阴陵泉、内关穴、合谷穴,助力“祛湿养心”。运动方面,可选择饭后散步10分钟、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等温和的运动,避免在高温时段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度。此外,可采用按摩中脘穴、捏脊、泡脚等,调理脾胃功能。
三伏天“冬病夏治”是中医特色。可采用三伏贴、艾灸养生等方式,调理冬季易发作的虚寒性疾病。针对冬季易感冒、怕冷的人群,三伏天可适当吃羊肉、桂圆、生姜等温阳食物。专家表示,“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适合,孕妇、阴虚火旺(易口干、便秘)、皮肤溃烂者不宜,建议先咨询中医师,根据体质调整方案。暑湿感冒是三伏天常见问题,预防和缓解可从“避湿、清暑、化湿”入手,避免“冷热交替”、保持环境干爽。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邢台日报】中医专家详解三伏天养生本报讯(记者尚子琪)7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三伏天养生”新闻发布会,由市中医医院医生分享中医养生智慧,帮助市民群众安然度过酷暑,保持身心健康。今年三伏天为7月20日至8月18日,历时30天,是一年中最热、湿气最盛的时期。专家建议,应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
华灯初上,红谷滩区万达广场的霓虹与药香交织成独特的夏夜图景。7月19日晚,“岐黄夜市·健康‘潮’我看”中医药养生市集在此启幕,市民穿梭在12个特色展区之间,把脉问诊的轻声交流、中药茶饮的阵阵清香、互动游戏的欢声笑语,让传统中医药文化在夜市烟火气中焕发新生。特色摊位引客来互动体验乐趣多晚上7时,“经络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近日,“抱冬瓜睡觉”可以降温的方式突然流行起来,网友们戏称冬瓜为“天然空调”。实际上,冬瓜不仅是物理降温的好帮手,也是我们餐桌上的常见食材,更是中医推崇的“夏日解暑圣品”。夏天如何巧吃冬瓜解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伍敏生、主管中药师曹礼慧为您推荐三款夏日冬瓜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余倩虹 潘心怡 共享联盟·衢江 方心怡 吴春义 通讯员 周雪 余开阳点此分享潮清凉补给站爱心故事》》7月16日下午,潮新闻联合衢州新农都工会、泰隆银行衢州分行营业部推出的“潮清凉补给站”正式亮相衢州新农都工会驿站,为户外劳动者送上了沁人心脾的清凉与关爱。衢州市衢江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来源:新华社马上,就要进入三伏。今年三伏天气怎么样?会更热吗?一起听听气象专家的解答。新华访谈:今年三伏天气怎么样?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今年,我们预计这一时段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偏多,旱涝并重,东部降水呈现出南北多中间少的分布格局,区域性和阶段性洪涝灾害以及高温热浪都很明显。江苏省气候中心预测评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李林 周雪)为筑牢高温防护网,守护一线工作者的健康,7月14日,武汉经开区湘口街道绿荫路社区依托“户外爱心驿站”,精心组织开展“爱心驿站送清凉,安全知识全覆盖”主题活动,用贴心服务为高温下的坚守者送去阵阵清凉。图为:环卫工人在工作间隙走进驿站饮用绿豆汤。“快进来歇歇脚,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申书郝广东岭南湿热的气候特点全国闻名,炎炎夏日,许多市民会有浑身困倦、食欲不振、烦躁失眠等不适的感觉,此时,不少广东人就会想到找中医调理。“天灸”作为传统的中医外治法,已有1700多年的渊源传承。它是在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指导下,以经络理论及中医时间医学为
2025年7月7日4时29分,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我们迎来小暑节气。作为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标志着 “三伏天” 的到来,也正式开启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在这一天,捂了一个梅雨季的衣物、书籍重见阳光,上海弄堂里也传出阿姨们拍打羽绒服的“噗噗”声。三伏天“晒伏”究竟灭的什么菌?为什么三伏天的阳光特别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