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6月9日电(记者郭爽)英国首相斯塔默在9日举办的伦敦科技周开幕式上说,将投资10亿英镑(1英镑约合1.35美元),将英国的算力提升20倍,大幅提升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推动英国从人工智能技术接受者转变为制造者,确保人工智能大幅改善公共服务。
斯塔默说,英国将建造更多实验室、数据中心,以更快速度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2023年,英国人工智能行业增速是其他经济领域的30倍。
除大力投资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外,斯塔默还宣布,英国将与11家大型企业合作,以期在未来五年培训750万名人工智能从业人员。英国还将推出新的“科技优先培训计划”,这意味着多达100万年轻人将接受科技技能培训,人工智能技术培训将贯穿英国教育体系。
美国英伟达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当天在开幕式上表示,英伟达计划在英国布里斯托尔打造人工智能实验室。斯塔默说,此举将有助于推动英国西南地区的就业和发展。
一年一度的伦敦科技周是英国政府支持的大规模科技盛会。主办方表示,本届科技周将迎来12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万名与会者。(完)
9月9日,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由前一年的第九位大幅跃升至第四位,是历来最高排名,也成为亚洲之冠。在此次排名中,香港的三个人才竞争力因素实现连续两年上升。其中,“吸引力”排名攀升八位至第二十;“就绪度”及“投资及发展”的排名均上升一名,分别位列第三及第十二。各项指标方面
这是9月5日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现场拍摄的智能电力巡检设备。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新华社重庆9月8日电(记者赵宇飞、李晓婷)5年来,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从1400余家增长到超5000家,相当于平均约11个小时就有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诞生。正在重庆举行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摄影【企业故事】8月30日星期六,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材科技”)的办公室里,该公司副总经理周友正在研究完善一项新的激励政策,其核心点在于提升技术研发团队分享先进产品效益。“鼓励创新,激励要跟上。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奖、利润提成等多种方式,让研
当中医药行业面临科学化、标准化转型的考卷,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科技)以扎实举措交出硬核答卷:2025年上半年,企业首次作为牵头单位开展国家药典标准课题研究,同步推动芪参颗粒创新药完成Ⅱ期临床用药生产……科研创新与质量管控的双引擎战略,正让企业的“科技”底色愈发浓厚。在近日
8月18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顾刚会见华登国际董事长彭桂娥、投资副总裁马建忠,矽力杰半导体董事长陈伟,深圳云天励飞董事长陈宁,得一微电子董事长吴大畏,上海琻捷电子CEO李梦雄,上海银基科技CEO单宏寅,杭州灵伴科技副总裁黄兆霖等企业负责人。顾刚希望各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抢抓长春振兴发展机遇,在项目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的蓬勃发展,各类AI工具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助手,不知不觉间,我们的生活开始与人工智能密切联系。当AI信息“不靠谱” 网民如何断真假?不过近年来,不少网民发现,部分人工智能的回答开始有些不靠谱。先看两个案例:今年上半年,宁波发生了两件事,被人工智能荒唐地联系在一起。
近日,在成都一家养老院的活动室,一场别开生面的晨练正在进行。身形流畅的“绵阳造”人形机器人“夸父-MY”伸展机械臂,以柔和精准的招式带领老人们正在打太极拳。它不急不躁的节奏,传递出超越机械的平和与鼓舞,无声守护着长者的健康活力。此刻,科技化身生命律动的温情守护者。当太极教学告一段落,“夸父”无缝切换
从更大视野看,应善用市场化的方式,激发各类要素资源活力科技创新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关键就在于“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百年变局重塑全球格局,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党中央高瞻远瞩、布局落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