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新控股集团控股上市公司星湖科技(600866.SH)发布公告称,拟投资不超过33亿元人民币,在黑龙江建设45万吨氨基酸及配套工程项目。经测算,项目达产后在满产满销的情况下,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39亿元。
星湖科技公司大楼
对于扩产原因,星湖科技在公告中提到,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氨基酸行业排名前列的企业,但当前业务组合中动物营养类产品的营收占比较高,业务较为集中,整体抗行业周期波动能力仍待增强。此次投资目标是优化业务结构,进一步提升规模化生产的协同效应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巩固公司行业地位。
此次新建的45吨氨基酸产线,主要产品为饲料级苏氨酸20万吨、味精25万吨,及配套生产相关副产品。
星湖科技认为,氨基酸产品具备市场增量需求。一方面,随着国家推行豆粕减量政策,饲用氨基酸产品在饲料中的应用处于上升阶段,市场需求潜力增大。另一方面,近年来味精产量及需求量保持稳定增长,尤其预制菜市场规模的增长,拉动味精需求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投资由星湖科技控股子公司黑龙江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黑龙江伊品生物”)负责建设与运营。而黑龙江伊品生物,正是星湖科技近年来重金收购的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品生物”)的全资子公司。
2022年,星湖科技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伊品生物99.22%的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公开资料称,伊品生物长期专注于生物发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玉米作为主要原材料,利用不同的生物发酵技术生产出包括赖氨酸、苏氨酸在内的各类动物营养氨基酸产品和味精等产品,与莲花健康、阜丰集团并称为味精三巨头。
此次收购后,星湖科技也跻身味精三巨头之列。
如今伊品生物也成为星湖科技的“营收和利润奶牛”。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扣非净利润连续快速增长。2025年一季度,公司扣非净利润为4.62亿元,同比增长81.61%。
据了解,广新控股集团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与食品健康、数字服务与供应链服务三大主业板块,2024年实现营收、利润大幅增长,其中利润总额增长41%,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414位。
2009年,广新集团正式入主星湖科技,使星湖科技成为广东省属国资企业。星湖科技定位于广新控股集团生物科技与食品健康板块“链主”企业,聚焦食品添加剂及调味品、动植物营养、生物医药等核心业务板块,科学制定营销策略,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其中,氨基酸、核苷酸等核心产品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列。
文|记者 黄婷
图|星湖科技公众号
A股三大股指9月9日集体低开。盘初快速拉升后午前下挫,午后更是进一步跌幅扩大,尾盘回暖跌幅收窄。从盘面上看,午后市场罕见出现多头缺失,大消费、固态电池概念擦出零星火花但资金普遍追价动能缺失,尾盘黄金股出现炸板潮。黄金、电解液、有色铜领涨,CRO、消费电子、服务器概念领跌。至收盘,上证综指跌0.51%
9月9日,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由前一年的第九位大幅跃升至第四位,是历来最高排名,也成为亚洲之冠。在此次排名中,香港的三个人才竞争力因素实现连续两年上升。其中,“吸引力”排名攀升八位至第二十;“就绪度”及“投资及发展”的排名均上升一名,分别位列第三及第十二。各项指标方面
2016年9月,苏陕两省10个设区市确立结对关系,扬子江畔的扬州与黄土高原的榆林结缘携手。扬州6个县(市、区)、1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功能区分别与榆林8个县(区)形成结对关系。2017—2024年,扬州累计派出四批71名挂职干部在榆林开展对口帮扶协作工作。前四批扬榆协作工作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东西部协
新增一批工改项目,推进科技大市场3.0建设,实现技术交易额24.2亿元……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利好消息不断。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深,海曙区正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打造全域创新活力区。海曙区藕池未来智慧园里,今年年初才落地投用的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生产工厂实现“领航者2号”全面量产
8月的最后一周,半导体行业热度不减,多家头部公司的关键性并购屡见报端——芯原股份、中芯国际、华虹公司等,多是耳熟能详的名字。其中,芯原股份宣布筹划收购RISC-V CPU IP企业芯来智融的全部或控股权。东吴证券研报称,此次收购将助力芯原股份补全CPU IP能力,强化全栈布局。民生证券也认为,这是国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公示了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二批)入围名单,成都高新区企业成都纽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都米戈思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凭借前沿材料研发实力入围,展现出成都高新企业在高端医疗器械自主创新方面的领跑地位。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项目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摄影【企业故事】8月30日星期六,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材科技”)的办公室里,该公司副总经理周友正在研究完善一项新的激励政策,其核心点在于提升技术研发团队分享先进产品效益。“鼓励创新,激励要跟上。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奖、利润提成等多种方式,让研
低利率环境下,中国银行的全球化业务布局、非息收入占比高的比较优势正在可比同业中持续凸显,带动营业收入增速成为国有大行中最高。8月29日,中行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收3294亿元,同比增长3.61%。实现税后利润1261亿元、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176亿元,同比保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