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黔西南州人民医院结合群众的实际就医需求,创新服务举措,推出了中医夜间特色门诊,深受广大患者欢迎,让群众健康有“医”靠。
3月18日晚,华灯初上,黔西南州人民医院门诊楼二楼中医科诊疗区依然灯火通明,几名患者正在做姜疗、耳穴、面部美容刮痧、棍针拔筋等中医特色理疗。来自桔山街道的王丽告诉记者,由于长期熬夜上班,睡眠质量差,这是她第二次预约来中医理疗,感觉服务很不错。
兴义市桔山街道群众王丽:“黔西南州人民医院上一周就开始了夜间护理门诊,还有很多项目,我就想来试一下怎么样,我上周做的是耳穴治疗,体验感还挺好的,而且医护人员服务工作态度特别好。这个夜间门诊开始以来,我们上班族下班的时间晚上的时候就可以来这里治疗,治疗之后睡眠质量感觉变好了。”
据介绍,黔西南州人民医院于3月11日起正式开设中医夜间护理门诊,每周二和周四的17:00至21:00,患者可以通过预约,体验温通刮痧、棍针拔筋、平衡火罐、火龙灸、雷火灸、火龙罐、美容刮痧等,中医体质辨识及调理咨询等多项服务,实现“即到即诊”,高效又便捷。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中医科护士长朱怀丽:“我们夜间门诊主要就是为了满足一些上班的(人群)、学生,他们平时要上班上学,没有时间过来做治疗,方便他们下班之后可以来进行治疗。主要针对肩颈腰背疼痛的,颈椎病、肩周炎,还有腰椎间盘突出、一些失眠的(等)这些亚健康人群,进行中医的健康保养。我们开始夜间门诊以来,棍针、火熨治疗项目、火龙罐,还有平衡火罐,包括姜疗、督灸、面部美容刮痧、耳穴、葫芦灸,这些都是很受患者欢迎的。”
接下来,该医院将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贴心的中医药服务,“靶向”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就医问题,为健康黔西南建设贡献力量。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主治医师滕英华:“为深入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黔西南州人民医院中医科特别推出中医夜间门诊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中医服务,满足其在不同时间段的就诊需求,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我们下一步(将)继续做好中医事业发展传承创新,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记者:兴义融媒 韦堂敏 陆全江
近日,在博罗县城文化广场举办的“智能焕新,惠享生活”2025年惠州市“以旧换新”消费周暨非遗文化美食嘉年华活动(下称活动)已完满落幕。据不完全统计,活动五天,总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累计营收约439万元,带动消费约2548万元。部门联动,为活动开展保驾护航据悉,此次活动由博罗县科工信局牵头,联合公安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司高妍 程帅星 郝楠楠】夜经济,正在点燃河南消费市场新活力。5月5日,河南省领导深入郑州市文创园区、商业街区等地,调研夜间经济、文旅发展等工作,强调做大做优夜经济,激发城市新活力,以消费提质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暑气渐盛,河南夜间经济热度持续攀升。消费是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引擎,是
日前,我市16家二级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正式对外开放,提供24小时应急处置和预防接种服务。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等动物抓咬伤所致。人一旦感染发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病死率几乎高达100%。为了做好犬伤暴露后规范处置,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经市卫生健康体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5月5日发布情况说明称,5日上午,医院关注到网友反馈的相关论文信息,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工作。经核查,网传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医院依规依纪给予护士霍某某记过处分、降级处理,取消其五年内各类晋级晋升等资格。齐鲁医院一直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对学术不端行为始终秉持“零容忍”态度。感谢广大网友关
维拉港消息:第三批援瓦努阿图中国医疗队日前赴瓦努阿图桑托岛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巡岛义诊活动。义诊活动期间,医疗队驻扎当地唯一医疗机构——北方省医院,除了每日在医院坐诊,队员还深入偏远村落、走进中国土木集团桑托项目部,为当地民众和中企员工提供健康咨询、体检和诊疗服务。4月25日, 在瓦努阿图桑托岛的一处社
5月2日傍晚,重庆市南川区东街文旅小镇迎来客流高峰,夜经济点亮城市烟火气,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夜幕降临,东街文旅小镇灯火璀璨,人流如织。街道两侧的特色商铺、文创市集和美食摊位热闹非凡,游客们穿梭其中,品尝地道小吃,选购特色手工艺品。小镇精心打造的灯光景观与建筑相映成趣,营造出浓厚的夜间休闲氛围
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湖北省大部晴朗开场气温上升明显宜昌、襄阳等多地气温已冲上30℃11时全国气温前十榜单湖北多地上榜预计明天全省都是多云到晴的天气气温上升今天西部地区将出现35~38℃的高温中东部地区最高气温也将达33~35℃明天随着一股弱冷空气的到来全省转为多云天气南部地区局地将有阵雨或雷阵雨出现气
中日友好医院肖飞、董袭莹事件持续引发社会关注。在院方对肖飞作出开除党籍、解除聘用关系的处理决定后,舆论焦点已从个体行为失范转向对行业治理的深层叩问。面对这场牵动公众神经的医疗舆情,三个关键问题亟待回应。监管之问:“已麻醉患者晾在手术台40分钟”是否属实?在舆论聚焦的私德争议之外,更值得警惕的是网传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