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晓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
中医与西医各有千秋,二者相辅相成。在病情缓解期,中医重在扶正固本,西医则重在精准控标调量;在疾病复发期,西医则重在有效控标,中医则重在跟踪监护,以确保机体康复。
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中心卫生院医生在抓药称重。王堃摄/光明图片
在临床实践中,中西医结合,已有很多较为成熟的范例。
高血压:尽管西药能够迅速降低血压以防高血压危象等急性并发症,但部分老年患者用药后会因头痛、疲乏而产生不适感觉,长期药物治疗也会对肝肾组织产生一定损伤。而从中医药的角度,高血压属于“眩晕”的范畴,多由肝肾不足或肝阳上亢等导致,通过以天麻钩藤饮等中药方剂平肝潜阳、滋补肝肾,达到息风止痛的效果。同时可改善胆固醇含量,减轻血管壁的损伤,与西药治疗互补能够维护血压稳定性,减轻西药药效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西医药主要使用胰岛素与降糖药调节血糖水平,通过迅速降低血糖,防止因高血糖引发酮症酸中毒等危险状况的出现。中医把糖尿病称为“消渴”,有滋阴清热、补肾健脾等治疗手段,例如消渴丸(内含中、西药成分),不仅可以对血糖起到辅助降糖的作用,还可以改善患者口燥咽干、喜饮、多食与消瘦等症状,同时有助于调理人体代谢紊乱问题,避免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等病症,这样的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对控制血糖更有保障。
骨关节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骨关节发生退行性变化,出现疼痛、僵硬的症状。西药的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消炎止痛,而关节置换手术也是患有重度关节损伤者的曙光。而如针刺、推拿等中医外治法可以舒筋活络,达到止痛的效果;膏方中药温通经络、祛寒除湿,内服独活寄生汤等汤方能够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内外兼收,提高关节活动度,延缓疾病进展,与西医治疗相互配合,缓解患者的痛苦。
慢性胃炎:西医常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快速抑制胃酸分泌以缓解胃灼热、疼痛等症状,并联合抗生素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溃疡。但长期抑酸可能引发消化不良或肠道菌群紊乱,部分患者对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或胃肠不适。中医将慢性胃炎归为“胃脘痛”“痞满”范畴,多因脾胃虚弱、肝气犯胃或湿热蕴结所致,治法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为主。如香砂六君子汤可补益脾胃,柴胡疏肝散能调和肝胃气机,辅以针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疏通经络,促进胃黏膜修复。中西医结合既可迅速控制症状、根除病原,又能改善腹胀、嗳气等不适,减少长期应用西药的副作用。
肾炎:肾病属中医水肿范畴,有治肺、治脾、治肾之说。但仅满足中医证型难以提高疗效。基于肾病各病病理,如何选用与之取长补短的中药是值得探索的课题,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多系链球菌引发,常用青霉素及对症处理,加用清肺利水中药后,效果有所提高。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与肾病综合征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量大,且时间长,其副反应柯兴氏症亦在所难免,尽早地使用养阴清火的生地、知母、甘草等,不但可大大延迟柯兴氏综合征的出现,且可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量及时间。
要提醒的是,中西医结合不仅仅是两类药物的简单结合,而是一种综合管理模式,应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测量血压、血糖,监测肝肾功能等,并根据结果动态调整用药方案;也不能忽视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因素,如平衡膳食、适量运动等,在提高人体自身健康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患者接受中西医治疗的认可度。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2日 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海东8月29日电(记者王雯静、万玛加)29日,农历七月初七,2025年全国“我们的节日·七夕”(青海互助)主题文化活动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举办。活动现场,22对来自不同民族的金婚、银婚和新婚夫妇甜蜜携手,依次通过象征幸福的“七夕门”。紧接着,他们依次通过寓意着忠贞、和谐、生生不息的“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田晓航、唐紫宸)23日迎来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中医专家介绍,这一时期“余热未清”“燥气初生”,养生防病重在平衡“清热”与“润燥”,固护肺脾,为秋冬健康打下基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病科副主任医师董菲介绍,处暑处于夏秋之交,通常随着几场秋雨的到来,气温会逐渐降低、昼
“成功救回来了!”7月14日下午5时许,刚抵达西藏昌都洛隆县不到24小时的福建泉州援藏医生张聪林,还在与高原反应作抗争,就进行了一场急诊救治:一名被砸伤的当地患者伤势危重,进入休克前期。经过紧张的抢救,患者转危为安。 过去,受自然条件等限制,洛隆县救治创伤重症病例的能力有限。许多危重症病例往往刚送
【来源:邢台日报】中医专家详解三伏天养生本报讯(记者尚子琪)7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三伏天养生”新闻发布会,由市中医医院医生分享中医养生智慧,帮助市民群众安然度过酷暑,保持身心健康。今年三伏天为7月20日至8月18日,历时30天,是一年中最热、湿气最盛的时期。专家建议,应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
华灯初上,红谷滩区万达广场的霓虹与药香交织成独特的夏夜图景。7月19日晚,“岐黄夜市·健康‘潮’我看”中医药养生市集在此启幕,市民穿梭在12个特色展区之间,把脉问诊的轻声交流、中药茶饮的阵阵清香、互动游戏的欢声笑语,让传统中医药文化在夜市烟火气中焕发新生。特色摊位引客来互动体验乐趣多晚上7时,“经络
猴痘(Mpox),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 MPXV)引起的传染病,人和动物都可能得。从2022年5月开始,猴痘病毒IIb分支悄然将“魔爪”伸出了非洲,并蔓延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此次疫情波及的大部分国家地区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猴痘流行史,因此猴痘病毒引发全世界的
近日,一则由深圳医疗科技企业发布的临床脑机博士后研究员招聘公告引发关注,该职位聚焦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在运动康复与语音重建领域的应用,标志着深圳在神经医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前沿探索迈入新阶段。作为创新之都,深圳将脑机接口列为未来五年重点布局的颠覆性技术领域之一,推动产学研结合与产业化进程,为国家科技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申书郝广东岭南湿热的气候特点全国闻名,炎炎夏日,许多市民会有浑身困倦、食欲不振、烦躁失眠等不适的感觉,此时,不少广东人就会想到找中医调理。“天灸”作为传统的中医外治法,已有1700多年的渊源传承。它是在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指导下,以经络理论及中医时间医学为